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 滿蒙與印度(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602更新時間:2019-08-08 00:39:23

    1699年7月1日,哈爾濱,晴。

    “哈爾濱現在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你看,1685年建成的通訊大樓。”一輛敞篷馬車駛過平直的青石板大道。馬車上,兩位蓄著漂亮的八字胡的軍人正在閑聊。

    通訊大樓是本土郵電部投資建設的,耗資三萬餘圓,磚木混合結構,裏麵集中了有線電報部門及郵政部門,前者人數少一些,後者多一些。現代化的郵政通訊事業,是東岸人每到一地都著力建設的。滿蒙地區固然窮困,還經常打仗,但在1685年前就已經建起了範圍的有線電報業務,主要集中在黑龍江下遊的那批城鎮,很是便利了當地社會的發展。

    到了後來,因為哈爾濱在北滿處於核心中樞位置,溝通東西兩麵,十分關鍵,因此得到了本土的投資,興建了有線電報係統,並且還為給蓄電池充電而額外建了一個型發電機房,這對滿蒙地區來,當真是上掉餡餅一般了。

    郵遞業務在滿蒙的開展要更早一些,幾乎從東岸人剛到來之時就開始發展了。當時外東北地區居民有一項徭役負擔(至今仍然存在),就是承擔在各個軍事據點和大一點的城鎮之間送信。夏秋季節騎馬,冬則是雪橇,總之不是什麽輕鬆的活計,但卻十分必要。當然也正是這些人艱苦的付出,才使得東岸人在外東北地區始終保持了通信暢通,各項命令上通下達,對維持地方秩序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郵遞,從來和軍事、政治脫不開關係!

    街道上有不少馬車和行人經過,偶爾還會駛過一輛笨重的蒸汽車。這些車馬力不大,但重量卻不,隻能行走在極堅硬的路麵上,比如眼前的石板路。不過即便是石板路,在走多了之後,怕是也會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所以呢,這種蒸汽車的局限性還是比較大的,除非其能夠更換一種動力係統,把笨重的蒸汽機換成輕便一些的,比如使用液體燃料做工的發動機。

    “這是哈爾濱街車公司的總部及停車場。”四輪馬車呼嘯地駛過又一座低矮的大樓,那是哈爾濱街車公司及哈爾濱農機公司合並辦公的地方。

    街車公司目前使用的仍然是馬拉軌道車,給城區數萬人民服務,但長期以來因為馬糞、草料的問題搞得街麵汙染問題很嚴重,最近隱隱有聲音要求更換蒸汽動力的街車。但滿蒙地區太窮了,至今經濟上做不到自給自足。因此,這麽一個靠轉移支付來填平財政窟窿的地方,想要更換蒸汽街車,又談何容易呢?更何況,他們還有農機公司這麽一個黑窟窿呢……

    農機公司顧名思義,是生產農業機械的。但哈爾濱這邊的狀況,生產真的是抬舉他們了,組裝其實更準確。即哈爾濱農機公司每年靠東岸本土以及黑水管委會讚助的部分零配件組裝農業機械,然後在哈爾濱周邊的多個國營農場內使用。沒辦法,滿蒙地廣人稀,勞動力極端缺乏,不大量使用牲畜和農機,這糧食產量怕是起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