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難的行軍(十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378更新時間:2020-01-30 01:09:12

    “有些辦法,但效果也就那樣。”湯承誌歎了口氣,道:“我們發現,生活在津巴布韋高原一帶的主要是刺舌蠅。他們產卵後,幼蟲很快就會變成蛹,然後立刻鑽進潮濕柔軟的泥土或砂土裏去。我們采用的辦法是把沿河一帶的灌木叢清楚掉,同時阻止野生動物進入家畜區。因為我們發現,離萃萃蠅繁殖區大約五公裏內的範圍是它們的主要活動區域。其實,這種辦法隻能治標不能治本,隻能緩解問題,不能徹底根除問題。衛生部的專家認為,在萃萃蠅的繁殖區和生活區使用大量殺蟲劑是最有效的辦法,但這其實也不容易,因為我們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長效的殺蟲劑。這需要化工部門來解決,但我估計短期內不會有什麽進展。”

    其實,殖民非洲就是這麽蛋疼。津巴布韋還算好的了,土壤質地是一流的。再往北的話,森林茂密,氣候濕熱,各種奇奇怪怪的疾病或寄生蟲層出不窮,多到足以讓任何殖民者望而生畏。當地的黑人經過世世代代的生活已經初步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但東岸人可不行啊!他們去了,死亡率會高到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剛果河流域的庫爾蘭人會告訴你他們辛酸的殖民曆史,我真的太難了!

    所以,你或許現在就可以理解,東岸人為何在沒有什麽像樣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至今隻殖民了南非、津巴布韋高原、納米布沙漠以及新華夏島,實在是太難了啊!越往北,土地越爛,環境越不友好,收益就越低,實在不值得!

    那些個地方,就讓馬拉維、兩盧安瓜那些個王國去折騰吧。反正又不是一定開發不出來,大不了多死點人,多花費點代價而已。東岸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不值得投入到那種消耗中去。

    “津巴布韋的未來,還是得靠種植業,我們不能浪費了這上好的土壤。”湯承誌用一種確定無疑的語氣道:“目前我們首選需要解決自身的糧食問題,因此現階段主要以此為重點。你來時應該看到了,德城周邊有大片開辟出來的農場,那都是國家儲備糧庫圈的地,未來會實行大機械化作業,沒辦法,人少嘛。這要是經營好了,肯定能給本地帶來極大的收益。”

    唐團長聞言點了點頭。大機械化農場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生產效率高,津巴布韋高原如果大力推行此種模式,那麽生產出來的糧食在價格上就極具競爭力。未來如果再在這片高原修建密密麻麻的鐵路網,使得其產品可以以相對低廉的物流成本運輸到海邊,那麽新華夏島、義成、河中等地幾乎都可以不用生產糧食了,直接進口就行,量大又便宜,多好。

    非洲的糧倉,的就是這種地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