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土七真 峰回路轉(2/4)

作者:巡山校尉字數:11418更新時間:2020-08-30 20:18:16

    聖教祖庭最初時憑借“陰陽洞”布設四方,自然是形同孤島一般的根據地。但是其等顯然暗藏規矩,擴張之後,連綿成片,形勢完整。

    然後又有一人接口道:“不錯。羽融族與隱宗聯合,乃是因為妖族‘定品之劫’的緣故。我壤宗門,卻無慈顧慮。”

    相繼出言的兩人,一位豐神俊逸,一襲白袍,肩膀處繡著三花三草;另一位麵無棱角,卻難評其相貌如何,隻將一襲白布饒身三匝,勉強充作長袍之用。

    這兩人一張口,殿宇之中眾口一詞的局麵,登時被扭轉過來。

    二人分量之不凡,通過其餘幾個細節亦可辨明。

    如這等眾上真匯聚的盛會,因為人人皆是鎮定一方的近道上修,最常見的布局乃是圍圓而坐,不論高下。但是搭中卻並非如此。有七席青玉石台橫亙於上,超出群倫;而餘下的十五席卻是隨意布置,參差不齊。很顯然,構成了高下的差別。

    上七席中有兩席空置,止得五人。

    但是這五人功行之精純,明顯要勝過座下諸真一籌。

    剛剛肩繡花草的這位與白布環身之人,皆在上五席之鄭

    局麵陡然變化,先前出言,以借用地宮的大義名分立論而深得重心的那位青布包額的老者,不由暗暗搖頭。

    看這架勢,和三十年前如出一轍。

    三十載之前亦有一次諸宗會。屆時先到場的十餘家宗門合計,感於隱宗、孔雀、馬諸族合盟之訊,便要上前靠攏。恰好羽融族與隱宗嚐試接洽,幾位上真一議之下,順道遣出信使。沒想到,此舉卻險些造成烏龍。

    待諸真齊聚之後,局麵卻急轉直下。

    西寰二十二宗之中,分量最重的數位玄上真,或明或暗的表達了消極態度。於是此事便擱置了下來。

    恰如殿中座席所示。有七席超出群倫,非是無由。

    近數千年來,西寰二十二宗之內,有七位玄上真道行最深,威名最著,齊名稱為“西土七真”。不止在壤宗門,縱然是在羽融族、青猊族中,亦算得上是威名素著。

    這位青布包額的老者名為夏祚永,出身於赤月門,道孝年齒俱深。在二十二家宗門執掌之中,足可排名前十之粒但是若與“西土七真”相較,卻明顯尚有差距。

    剛剛最後出言唱反調的兩人,肩繡青花者名為黎原慶,出身於海刹宗;白布裹身者名為章璐,出身於伍壬宗。

    這兩人皆是“西土七真”之中的人物,話分量自然不同。

    有兩人表態之後,其餘人論述己見時,分明審慎了許多。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殿中諸真皆把目光投向一人。

    此人一身明玉翡翠錦袍,舉動從容,不拘節。明明神韻內藏,卻偏偏教人無法忽略他的存在。頗有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妙境。

    其座席位於黎原慶和章璐之右,自然也是“西土七真”之中的人物。但是論功行之純,氣機之厚,還要在黎、章二人之上。在場的二十位玄上真,他是當之無愧的首席。

    赤鼎宗,洪楊上真。

    洪楊上真思慮甚久,終於言道:“諸家合盟,未必不是一件善事。”

    殿下諸真,聞言不由一怔。

    三十年前的聚會,洪楊上真其實並未表明態度。

    眾人亦心中雪亮,那時情境之下,保持沉默,其實就是一種隱晦的反對。

    難道他今日改變了主意不成?

    卻聽洪楊上真悠然道:“道術合流,取長補短,就長久而言,本是大勢所趨。隻可慮者唯有一事。隱宗五脈,據如今有四位人劫道尊坐鎮;而我西寰二十二宗之中,卻無慈人物。若是此時與之匯合,分量未免太輕了些。到時候為人驅馳,弊勝於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