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四章 龍劍實象 伏兵之奇(2/3)

作者:巡山校尉字數:6780更新時間:2021-12-09 09:58:23

    寧素塵的“感天應人”,是將這牽引拉扯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非甚深算力不能為之;而杜念莎的“十八飛龍”卻相對簡明,每兩條龍之間的幽微之力隻是牽製,是為正麵進攻創造機會。

    那巨龍之象絕非徒有其表,一頂一絞,力量大到不可思議。被其正麵命中,未必就比遭受“損身破限擊”一類的手段好受多少。杜念莎意在發揚其法力雄厚的用意,亦由此可見一斑。

    若說杜念莎、寧素塵、韓太康三人之間沒有任何切磋交流,那是斷然不可能的。

    尺度變化無限豐潤之後,對後人的啟發也愈來愈多,效用愈著。

    這是每一代至多隻有一兩位頂尖人物的妖族無法比擬的。

    杜念莎使出如此手段,觀戰者不免心生好奇,且看符凝錦是如何應對。

    待符凝錦使出手段,卻使得一眾直呼意外。

    方才穆暮挑戰歸無咎的神通,乃是百年之前的舊法,已然引得許多人詫異萬分。而此時此刻符凝錦亮出手段,竟是四百年前紅雲小會上曾經呈現的舊法。

    一隻古舊的馬頭琴。

    琴聲一動,絲線如織,就是神通手段的大致輪廓,也與當年別無二致。

    不過細看還是能夠看出一絲不同。當年的“絲線如劍”之法門,風格上走的是細密深邃、如真似幻的路子。而今日之絲線劍形,雖然依舊緊窄不逾一指,但卻是亮堂了取多。隻要雙目不盲,皆能明白望見那劍勢運轉之軌跡。

    看來真曇宗最以幽渺玄虛著稱,但愈修煉到深處,神通卻反而訴諸實象。

    盡管先前已有武新陵提示了規律,但此時之呈現,依舊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愈是高明的神通鬥法,往往愈加走向玄虛幽微、不可捉摸的風格。但此時此刻交戰雙方,杜念莎的十八龍象,符凝錦的有形劍絲,都是再切實不過的事物,具體額鮮活,共同呈現了別出心裁之雅致。

    細論起來,倒更像是世俗戲文中想象的“仙人鬥法”之景象。

    風格雖然統一,高下卻不可不論。符凝錦神通展現後,戰局之外觀的觀戰者,幾乎瞬間形成了一致意見——此術似非杜念莎之敵。

    奇變有餘,規模不足。

    但落諸實際,卻似與眾賓客所見不同。

    卻見那幾道絲線,宛若穿花一般在十八巨龍之隙遊來遊去,竟是揮灑自如。

    至於直攻符凝錦之本體,他卻把身一縱,徑直乘著絲線一滑,立刻逃出牢籠。那與寧素塵的“感天應人”道理相通、十八巨龍之間的牽製之力,竟無半點效用。

    儼然是手抓柳絮,你速度愈快,那柳絮卻也驚風而走,反倒是去之愈遠。

    杜念莎麵色平靜。

    她這一門神通,合《火流書》、《飛行經》、《北冥經》三法合一,打破了藏象宗“兩兩相合”的界限,看似剛健正大,其實因最為克製幽微細密的神通,總能將對方逼到牆角處,再以正兵臨之。

    但是杜念莎以此法對付符凝錦,並非是存心克製——而是因為此法是杜念莎獨立創製的第一法。

    動用此法時,本身狀態之投入,非其餘神通可比。

    方才就在她晉入最佳狀態的一瞬,麵前對手“符凝錦”的身形似乎立刻發生了變化。其不再是距離圓滿之境僅差一步的人物;而是形象陡然高大,足足提升了一個大境界,變成圓滿境中登峰造極、隻差半步便涉足圓滿之上的存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