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1/3)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9194更新時間:2019-06-30 19:15:28

    葉向高,陳文才他們對書院底細,十分清楚。

    書院分外舍,上舍,內舍。外舍有三十人,專課外課生,內舍有二十人,專課內課生,上舍隻有十人,專課上課生。上課生,內課生都是書院最傑出的弟子,不少人都是過了縣試,府試的童生,他們的目標當然是進學,中秀才。

    至於外課生,大多還是沒有考過縣試,府試,有考過的也多是名落孫山。

    外課生,上課生,內課生,依考試成績排名,優秀者升補,不足者罷黜。

    這快慢班的製度在現代,可是遭了不少詬病。可是在當時卻是常製,起發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北宋變法,王安石將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每月考試遞補升降,廢除科舉,以此作為國家取士的途徑。後這三舍升補法雖隨變法失敗被廢除,但卻被地方官學和書院采納。

    在宋明以科考為主的書院,多采用三舍法。

    一炷香後,三人拿著書本來到地頭。

    一間門院上門匾上,掛著外舍二字,院子裏有一間四麵開窗,坐南朝北的大屋子。

    大屋子麵南三開間,中央是講堂,左右兩側是廂房,三麵圍繞,書堂廂房外都有環廊。井前栽著兩株梅樹,屋子門額上書著二梅書屋四個字,得正是井上栽得梅樹,門額倒是寫得十分應景。

    二梅書屋內,坐得都是書院弟子,沒有一人在交談,都在認真的讀書。三人見了這一幕,也是放輕了手腳,各自走到空著的案上坐下。

    書屋沒有椅子,弟子們都是席地而坐,坐在地上後,林延潮抬起頭看著橫梁,更顯得廳堂高敞卻大。四麵也沒有立柱阻隔,不僅一眼看到講案上,四周弟子的肩背都能看得見。

    這書屋由於是獨棟一間,四麵采光直接照入,窗明幾淨的,感覺很好。比起光線昏暗,空氣潮濕的洪塘社學的講堂,條件果真好了不止一籌。

    不過可能一個課堂內,容下三十人的緣故,桌案倒是比洪塘社學了許多,隻有半人寬。林延潮隨身攜來的書不夠鋪在案上,隻能放在案幾底下和兩旁,這樣就不能伸腿坐著了,隻好盤起腿來坐在席上。

    前後左右都是挨得很近,眼下他周圍的弟子,都是埋頭看書,講堂裏一片寧靜,隻聽到翻書時的沙沙聲。

    即便是外舍,弟子這等專注學習的態度,就勝過洪塘社學不知多少,

    林延潮輕手輕腳從書袋裏取出一個竹筒放在岸上,竹筒蓋上蓋子,裏麵裝滿水,口渴時可以拿來喝。林延潮發覺明朝讀書人都沒有課堂上喝水的習慣,大概是怕水容易打濕了寶貴書籍的緣故。

    他們都是寧可下課時,跑到外麵水缸舀水來喝的。林延潮打開竹筒,喝了口水,將手擦拭幹盡這才坐定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