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2/2)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7836更新時間:2019-06-30 19:15:35

    “劉撫台有所不知,”左布政司萬思謙開口道,“胡參將的三千浙江兵,方至福寧州,倉促即是調回,來回奔波,豈非是疲兵。眼下倭寇主力不明,我們豈可貿然行事。何況胡守仁那也發現敵情,萬一調回,倭寇又犯福寧州如何是好?”

    萬思謙身為左布政司,表麵上看了是一省大員,但實際上行事處處受巡撫節製,所以劉堯誨有什麽舉動,他都要反對一下,萬一出了事,自己既能撇清關係,也是能當個先見之明的。

    劉堯誨城府很深,笑著道:“方伯的是,既是不調浙江兵回來,那麽必是有其他退敵之策,我等在座大人,都願洗耳恭聽。”

    萬思謙被將了一軍,暗罵一聲,他不願替巡撫出什麽意見,但糊弄過去還是輕輕鬆鬆的。當下萬思謙掉起了書袋道:“退倭之策嘛,兵者凶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

    萬思謙洋洋灑灑了一通,但是眾人耐著性子聽完,卻發覺其實萬思謙什麽都沒。

    萬思謙還很無恥地補了一句:“撫台大人,依著我這麽破敵就好了。”

    雖是萬思謙什麽也沒,但眾官卻是一片吹捧道:“布政司大人,果真是高見!高見!”

    劉堯誨也是習慣了問道:“諸位還有什麽高見?”

    福州知府陳楠,他身為一郡太守守土安民,是他職責所在,於是斟酌了一下道:“眼下倭寇犯境,林寇雖沒有攻打省城的膽量,但必是荼毒鄉裏。眼下雖是胡參將不在,也必須派兵,擊退倭寇來犯,能殲滅是最好,再不濟也要將林鳳驅逐出境。”

    劉堯誨點點頭道:“陳府台,言之有理,各位將軍以為如何?”

    幾名將領沉默了一陣,三衛現在已是很糜爛了,洪武年時三衛旗軍,一萬九千零兵丁,到了現在僅剩六千。

    當下一名衛指揮使道:“啟稟撫台大人,衛所軍除了出海軍外,城操軍實已未經戰事,器械老化,守城尚且有餘,出城野戰卻是難了。”

    衛所兵的糜爛,是眾所周知的事,出海軍尚可一戰,城操軍兵械都不足,連劉堯誨也知衛軍一個個是貧無立錐之地,待哺待斃而已。

    劉堯誨溫言道:“爾等隻要謹守城池就好。隻是眼下城西,城東,城南城門前都擠了不少百姓,你們要打開城門,先放他們進來,不僅要提防倭寇混水摸魚,也不能傷了百姓。”

    衛指揮使可憐巴巴地哀求道:“省城有七門,末將力有未逮,還請撫台大人多派點丁壯。”

    劉堯誨也是無能為力地道:“此事你與都指揮使和清軍道商議一下吧。”

    劉堯誨想了想,陳楠的對,守城沒有用,林鳳就是再多幾倍人馬,也不一定敢攻城,所以眼前還是以退敵為先。

    衛所兵不能打,劉堯誨將希望放在,鎮守總兵所轄土兵上,這些土兵是地方郡縣募來的,守土作戰,還是可以倚重的。劉堯誨問詢俞大猷,但鎮守總兵俞大猷一直黑著臉,他眼下停職待劾,大有扯犢子不幹的架勢。

    鎮守總兵俞大猷不,隻能坐營遊擊答道:“兵士都是可以戰,但駐紮城內的隻有一營二遊,人馬太少,何況欠餉兩個月,士氣低迷。”

    劉堯誨心底大怒向分守道官員問責道:“兵餉之事,之前我是如何與你交代的?”

    PS:今上三江,向大家求一下推薦票和三江票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