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2/2)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5992更新時間:2019-06-30 19:15:39

    黃碧友尷尬一笑道:“林兄,見笑,見笑。這不過是第一場,我們尚不敢萬無一失,既是令兄已是找到,我還回去溫書,明日還有下一場呢,告辭!”

    當下黃碧友拱了拱手離去了。

    休息了一日,縣試第二場招覆,亦名初覆。

    當初各鄉各村來赴侯官縣縣試的三千餘考生,在昨日出案後已是散去了大半,各自踏上了歸程。到了這一場時,赴考考生隻剩下六七百人,與第一場考棚前爆滿的場麵,不可同日而語。

    一場淘汰五分之四,真是可怕的淘汰率。而整場縣試是三千取五十。

    作為省級一級達標學校,不,是達標書院,濂江書院還是表現不錯的,參加侯官縣試的五名弟子,隻淘汰了一人。除了林延潮,黃碧友外,還有兩名不認識的弟子,也入圍了招覆。

    進了考場位置也調整了,林延潮等五十名團案的士子,被安排在公堂前考試,直接處於知縣,縣學教諭的眼皮子底下。

    不過坐堂考試又如何,第一道四書題,林延潮繼續作他的文抄公大業,至於孝經論,不過摘抄孝經一段,讓考生再作議論文。

    這考試就比較隨便了,沒有固定格式討論,全靠你自己發揮,不要寫得太離譜就可以了。

    最後的禦製大誥,又稱明大誥,乃是明朝律令大全。每月鄉老都會在各鄉申明亭,與百姓們講解禦製大誥,大明律,減少法盲的存在,而作為士子,更是要將禦製大誥背熟。背書對於別人或許是個問題,但對於林延潮從不是個問題。招覆裏讓考生選取禦製大誥一段,默寫個五六百字,林延潮不假思索地就寫完。三題做完交卷,絲毫難度也沒有。

    待到第三日,放榜之後,林延潮的名次依舊在團案上內圈,前二十名之內,十分穩定。內圈諸人也是牢牢不動,外圈名次也隻變動了一位。至於副榜上就沒那麽好看了,這一次七百多人隻剩下了三百多人。侯忠書被刷下,張豪遠,張歸賀勉強在列。

    此刻侯官縣二堂裏,周知縣正坐著看卷,一旁沈師爺給他周知縣遞了茶笑著道:“東翁,再辛苦兩場,就可以放榜了。”

    周知縣放下卷子,呡了口茶道:“辛苦什麽,本官還覺得縣試考得不夠多。”

    沈師爺笑了笑,縣試是朝廷取士的第一關,把持在知縣之手。雖有縣學教諭監督,但教諭哪裏管知縣之事,好惡全由周知縣一人決斷。

    當然周知縣作為酷吏,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將這大權攏在手裏。

    到這裏,周知縣道:“當然本官也並非是操權玩弄,縣試終是國家論才大典,若是本官選上去的人,府試院試表現不佳,本官也難辭其咎。不過你看看這些考生考得是什麽?”

    到這裏,周知縣拿了一篇文章道:“本官看了此人第一篇本來想罵人的,但聽那麽多人他好,還是什麽侯官五子之一,於是本官又耐著性子,又多看了幾篇,果然還是想好個屁。”

    沈師爺不由忍俊,緩了緩道:“東翁還請息怒,玉不琢不成器。東翁當年修嘉登海堤,此人親族可是捐了五百兩銀子啊。”

    周知縣道:“我知道,否則早就把他的卷子扔到一遍了,到時讓他坐紅椅子就是了。至於有真才實學的,還是要放在頭幾名的。”

    縣試最後一名俗稱坐紅椅子,因其名字後麵畫一紅色截止符號,形似椅子座麵和靠背。

    沈師爺與周知縣話之際,這時候一名衙役上來在沈師爺耳旁附耳了幾句。

    沈師爺聽了有些凝重,當下對周知縣道:“東翁,這一次縣試考生裏麵傳起了流言。”

    周知縣聽了眉頭一皺道:“來聽聽。”

    宣傳下書友群164548046,滿地都是空位。(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