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3)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7392更新時間:2020-01-05 00:22:02

    這時候怎麽辦,於是官員們就隻能‘洋人的腿不能彎曲’。

    乾隆就那麽容易被下麵欺瞞嗎?

    乾隆不是傻子,他要一個對下臣民解釋的理由,如果捅破了也是臣下欺君。

    對於官員而言這件事敷衍過去了,就是外交智慧,過不去,再找借口。

    對於外交使節而言,與中國通商才是大事。

    石星也是這個打算。

    而從雙方分歧來看,明日兩國衝突在三點一和親,二國土,三封貢。

    倭國從國家到個人,從來目的性都很明確。

    和親的目的,不是為了公主,而是取得與明朝平起平坐的權力,雙方以對等大國交往。

    國土封貢都是為了土地利益和經濟利益。

    這就是豐臣秀吉的目標。

    而從明朝考慮第一點和親,絕對不行。

    什麽效仿王昭君故事也不行。

    明朝是宗藩關係,就如同任何人見到皇帝都要拜一樣,就算你外國使者又如何,豈不聞‘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宗藩關係現在人看來不理解,但在那個時代絕對比殖民體係更顯得文明,因為我們不訴之武力使對方誠服。

    曆史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當時雖然輸了,但清朝上下還是很不服氣,道光在奏章裏寫到‘屈必有大伸’。

    一直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廣東淪陷,大沽口被攻占。

    清朝被迫簽城下之盟時,雙方談判最僵持的不是割地賠款,而是在外國公使不得進入北京上,為給大清朝保留最後的遮羞布。

    最後八裏橋之戰,圓明園被燒,鹹豐北狩,清朝上下才接受現實,承認英法為‘平起平坐’之國家。

    而換了明朝,豐臣秀吉要達到‘英法’這地位?有可能嗎?

    一百年前就有答案了!皇帝都被俘虜了,又如何?繼續打!

    至於第二點,朝鮮之國土也沒有商量餘地。朝鮮是中國藩國,那麽土地即是明朝所有,同時明朝在法理上也有義務保護這個體係下國家的安全。

    至於最後的第三點封貢,現代人認為貿易往來,互惠互利,何況當時明朝還急需日本金銀以緩解國家的燃眉之急。

    但官員們堅持的底線是許封不許貢,林延潮從主張封貢議和起,都已經做好名聲盡毀的準備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條出路,那就是石星在走的‘洋人膝蓋不會彎’的路。

    現在朝廷已調命林延潮準備撤軍了,但林延潮對左右道:“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傳令李提督整軍進兵晉州!”

    “可是朝廷那邊……”劉黃裳問道。

    林延潮橫了他一眼,決然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聞林延潮之言,左右一並肅然,當即不再反對。

    但林延潮話雖如此,另一邊立即起草奏章向朝廷解釋,倭寇雖退釜山,然而隨時可以複來,現在撤軍前功盡棄。現三軍將士可用,切不可因倭人詐和之言,而為退兵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