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1/5)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19318更新時間:2020-04-30 00:25:31

    因萬曆二十三年皇長子事牽連,袁宗道,陶望齡,袁可立三名林延潮門生被罷官免職,甚至連孫承宗,李廷機也因此被牽連。

    一時之間林黨元氣大傷。

    但是隨著林延潮重新入閣,頓時聲勢又有不同。

    張汝霖,字肅之,萬曆二十三年進士,釋褐後出為清江縣縣令,任內政績卓著未等考滿,即被調入京中敘職。

    張汝霖坐車進京之後,先去吏部排期,然後又去相府投貼,得知林延潮當晚宿值,排到明日方可相見。於是張汝霖又馬不停蹄前往房師李廷機府上。

    卻張汝霖當年被李廷機點中,也是一段佳話。

    萬曆十七年時,張汝霖落榜後回鄉痛定思痛,讀書於家中龍光樓,撤去樓梯,三年不曾下樓一步,於樓上苦讀文章。

    當時其父有一友人來看望張汝霖,聽了他很多事,以為他不準備讀書赴科舉了,於是歎息道,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可以教子讀書,將來不要辜負你父親的名聲。

    張汝霖哭道,我命運不濟,耕耘至今沒有收獲,但是我讀書用功極勤。

    當下對方試張汝霖一篇文章,讀後驚歎不已口稱,你的文章當可名世,隻是用來科舉太可惜了,你父親後繼有人了。

    萬曆二十三年張汝霖入京赴會試,當時李廷機正是他的房考官。

    當時李廷機房內有一老教諭,連選了五份自認為的佳作給李廷機看。結果李廷機一看即斥道,什麽樣的文章都拿來給我看嗎?你手裏邊都沒有好文章了嗎?

    老教諭被氣哭了,李廷機重新檢查一遍又問道:“你手中的文章怎麽少了七篇?”

    老教諭道:“前麵五人文章都不行,此人的文章比起他們而言就像是個笑話。”

    李廷機道:“就是笑話也要拿給我看啊!”

    這如同笑話般的文章,正是張汝霖所作。李廷機看後驚歎不已,認為這才是一等一的文章,於是將張汝霖的文章上名次塗改掉,舉為本房第一。

    張汝霖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得中進士,因為對於李廷機,他是一直感激在心。

    故而他這一次進京至吏部,相府先後投貼後,第三個即來到李廷機府上拜見。李廷機這日正好得空,師生二人見了麵。

    這方從哲正在李廷機府上做客,李廷機自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將張汝霖這位得意門生介紹給了這位好友。

    張汝霖久聞方從哲大名,頓生受寵若驚之感。

    方從哲與張汝霖雖同是浙籍,但他是錦衣衛籍,一直住在京師,反而在浙江官場人脈不廣。

    這點與張汝霖不同,張汝霖嶽父是前禮部尚書朱賡,朱賡雖是致仕,但人緣人脈都很廣,在浙籍官員中影響力甚至不遜色於沈一貫。

    張汝霖的父親張元忭是隆慶五年狀元,也在同鄉官員更是有莫大影響力。當初在翰林院時,林延潮與張元忭交情不錯,故而張元忭曾托林延潮將張汝霖收入門下。

    有了這三層關係,方從哲明白這位同鄉不中進士則矣,一中了了進士將來仕途上不可限量。

    張汝霖拜見了方從哲後,方從哲笑著道:“早就聽聞賢侄大名。今日一見果真是人中龍鳳,九我,我可是真羨慕你有如此之高足啊!”

    李廷機聞言嗬嗬笑道:“中涵,休要當麵誇獎年輕人,否則他日不知高地厚。”

    方從哲道:“誒,九我莫要謙虛,不賢侄這一次吏部考卓異進京,就是三賢五子之名,下又有誰不知呢?”

    張汝霖起身道:“世叔謬讚了,侄如何能並稱其中,實在慚愧。”

    李廷機這時微微訝道:“中涵,請恕我在朝中孤陋寡聞,這三賢我聽聞過,但這五子又是何人呢?又怎麽會是我這不成器的門生呢?”

    張汝霖麵露愧色,方從哲嗬嗬笑著道:“九我‘伴駕皇長子’,自是不知外朝中事。”

    李廷機看向張汝霖要他解釋,張汝霖隻能勉強答道:“這都是士林中好事之人杜撰的,的倒似梁山好漢中八驃騎之,學生名列其中湊數,實在是慚愧。”

    李廷機聞言失笑道:“如今我聽來還是一頭霧水,越是如此我越發好奇了。你們誰來賜教一二呢?”

    聽著李廷機之言,二人都是發笑。

    方從哲撫須道:“愚在新民報寫文章,最好這逸事,就由我來分吧。這三賢五子雖是士林茶餘飯後的閑談,不過也有根據。起來,他們可都是林相之門生。”

    “這三賢乃今翰林院侍講孫稚繩,遼東巡撫郭美命,前翰林院修撰袁伯修,三賢各是一派宗師,孫稚繩與九我你同為皇長子講官,道德堪為楷模,被當今士林視為繼承了林相之內聖學問。”

    “郭美命經略遼東,政績斐然,繼林相的外王之學。而袁伯修是文壇盟主,其公安一派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複古擬古之風,在文章中主張樸實,述而不作,又不拘於俗套,眼下下文章十有七八都是公安一派,但公安一派歸其根源又在林相,明年是大比之年,十有七八,林相要出任會試主考官,你那些有誌於東華唱名的讀書人,哪個不在揣摩公安派的文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