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2/5)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19526更新時間:2020-05-11 16:42:31

    此話正出自作壁上觀的鄭貴妃之口。

    林延潮聽此看向鄭貴妃神色冷峻。

    林延潮道:“敢問皇貴妃,你有何證據,指責我為同黨?”

    鄭貴妃冷笑一聲道:“你心知肚明。”

    林延潮道:“臣不知妖書,倒是知道閨範圖,敢問一句,此書是不是皇貴妃續作?”

    鄭貴妃冷笑一聲道:“本宮就知道你們這般大臣,會將一切都推至本宮頭上。今日本宮正好個明白,這每歲宮中所進之書不知多少,而這閨範圖之書乃陛下於乙未秋賜予本宮,本宮捐貲重刊有何不可?”

    “至於妖書拈此為發端,奸賊假托此書實包藏禍心,幸陛下聖度如,明察秋毫故才沒有責怪本宮。”

    鄭貴妃到這裏,一副覺得自己有道理的樣子。

    林延潮道:“哦?陛下賜書之意,是望貴妃古之賢妃和睦修德,以睦宮闈。”

    “但微臣讀此書時記得貴妃娘娘重刊曾於書前作序。其中有一句話‘近得呂氏坤《閨範》一書,是書也前煉四書五經》,旁及諸子百家,上溯唐虞三代,下迄漢宋我朝,賢後哲妃貞婦烈女,不一而足’。”

    “這漢宋我朝四字猶值得商榷,呂坤刊此書時止載至宋朝為止。但貴妃娘娘後刊此書增補了十二人,其中貴妃娘娘本人也在其中,而序中貴妃娘娘又以賢後哲妃自譽,豈是陛下之原意?”

    “放肆!什麽時候輪到你質問本宮?”鄭貴妃拍桌怒道。

    林延潮聞言不屑笑了笑道:“呂坤不敢問之,百官代為問之,百官不敢問之,微臣代為問之,若微臣再不能問,那就要下眾口,史書青筆來問之了。”

    鄭貴妃鳳顏大怒。

    殿內眾人都是好笑,本是田義質問林延潮與張位是否結黨,但不知為何卻被林延潮引到了鄭貴妃身上,這好一頓搶白,引經據典,有證有據,實令鄭貴妃狼狽不堪。

    當然在場之人於政治鬥爭上都是高段位的,唯獨鄭貴妃不熟稔文官鬥爭裏齷蹉這一套,故而林延潮挑了一個最弱的對手,未免有些勝之不武。

    這一下子局麵都變過來了。

    林延潮道:“皇貴妃,臣沒有他意思了,所謂妖書,不過捕風捉影之詞,切不可宮外未亂,宮內已自亂陣腳。”

    田義道:“林先生,若真是捕風捉影之詞也就罷了,陛下隻擔心有人利用此事來為表麵文章,在朝中藏得更深。故而此事必須嚴查,必須將幕後主使繩之以法!”

    鄭貴妃有田義下場壯膽,立即道:“陛下,田義所言不錯,這是外麵文臣求勝朋擠異己。雖誣及宮闈,也在所不惜。好好一個清平世界,化為戈矛角鬥之場。眼下唯有先發落首惡,然後再追查餘黨!”

    所謂殺人者誅心是也。

    林延潮冷笑,但這時候自己不可再出麵硬扛,唯有先觀望才是。

    但是一直不話的趙誌皋開口了:“皇上,貴妃娘娘容稟,宮闈之事素來波及深遠,此事又牽涉到議儲立儲之事,實令老臣想起了漢朝的巫蠱之禍啊。可是話回來那些離間君臣,父子親情的奸人也不可放過。”

    “故而老臣以為既要嚴查,但也不可大張旗鼓,否則人心惶惶,眾大臣們無以自處,動搖社稷之根本!”

    趙誌皋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有態度。準確就是大事化,事化了。

    這時候國舅鄭承恩開口道:“所謂清者自清,隻要不為虧心事,又何必擔心朝廷追查。”

    鄭承恩這一次正名列妖書名單上,與張養蒙,魏允貞等人結為同黨。

    這時候張位冷笑道:“我就奇怪了,怎麽事情敗落時發奸摘伏時一個比一個厲害,但平日事之的時候卻一團和氣,甚至於阿諛奉承,不知廉恥。”

    張位此言得不少人都是臉色一白,特別是鄭承恩本人。

    林延潮料想應該鄭承恩曾有給張位好處。

    此刻張誠則道:“內臣執掌東廠,卻至今不能捉拿作妖書之人,以至於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內臣失察之職,難辭其咎,但如趙老先生所言,此事不可大作張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鄭貴妃道:“張誠,妖書在京中流傳,婦孺皆知。但為何東廠至今不能有一個答複給陛下,實不是一個失察可以解釋的。其實張誠你在袒護何人,陛下怎會不知?”

    張位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陛下,臣為千夫所指,還請恩賜自裁以示清白!”

    田義道:“張次輔,貴娘娘娘豈有指責你們的意思,隻是你身處嫌疑之地,不圖自辯,反欲一死了之,豈非讓此事更沒有水落石出的一日。”

    張位於田義怒目而視罵道:“豎閹,本輔豈能容你如此栽贓陷害!”

    眼見一團雜亂,這時候子出聲道:“夠了!”

    禦座上的子終於發話了,眾人都是向子請罪,以示禦前失儀。

    “吵成這個樣子,豈能吵出實情真相,又如何能水落石出!”子怒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