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章 一年之後(1/3)

作者:鋼城小草人字數:8250更新時間:2019-02-15 11:39:47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一年之計在於吃,如果世間美味甄乾最喜歡吃什麽,非張牙舞爪的河蟹莫屬。

    河蟹,乃下第一美食也。古人雲: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鮮如牡蠣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勝右軍之脂”。

    魯迅先生:第一個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最敢去吃它呢?下第一吃蟹人是誰?蘇州民間傳:相傳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稱“夾人蟲”。大禹治水時,有一個叫巴解的督工,為了防止“夾人蟲”的侵襲,在駐地開深溝,待“夾人蟲”大批在溝中後,用沸水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來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極了。這第一口的賞試,換來國人以後的千千萬萬口。從此,“夾人蟲”就變成人間的美味佳肴。吃“夾人蟲”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就這種美食,稱其為“夾人蟲”總感不妥,要起一個較合適名字。因為巴解鎮壓了這隻“夾人蟲”,因此,它的名稱就是:蟹。

    中國三大名蟹產地:一是地處蘇皖兩省的古丹陽大澤河蟹--花津蟹;二是河北白洋澱河蟹--勝芳蟹;閃失江蘇陽澄湖河蟹--陽澄湖蟹。

    白洋澱的“勝芳蟹”,靠近北京,北京是元朝的都城,又是明、清兩朝的都城。因此,“勝芳蟹”從元朝開始逐漸聞名。

    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無腸公子”門下:從唐代皮日休、宋代黃庭堅的《詠蟹》;宋朝蘇軾的《一蟹不如一蟹》;元代李祁有《訊蟹》;明代王世貞的《題蟹》;清代李漁的《蟹賦》到曹雪芹的《螃蟹詠》;他們無不從各個角度讚美螃蟹的美味。

    宋代吳江太尉徐自道《遊廬山得蟹》一詩中,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已成為蟹文化中的名句,廣為傳播。

    也有將螃蟹比喻一種權貴,一種社會現象,以諷刺邪惡,看你橫行到幾時!如明代王世貞有《題蟹》詩曰:唼喋紅蓼根,雙螯利於手。橫行能幾時,終當墮人口。

    品蟹與飲酒密不可分,蟹文化往往與酒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襯托,互相促進。這種享受,作為一種文化,從魏晉時期就開始了。《世新語·任誕》記載:晉必卓嗜酒,席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螃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對吃非常有研究的甄乾很想告訴那些穿越者,穿越首是一個技術活,更要有一個好胃口,尤其是穿越到飲食習慣異於後世的唐代……,沒有一個好胃口那真的舉目四望無從下口。

    竹、梅兩個妮子跟著甄乾來到鹿泉縣,如今的身份對外還是婢女,不過這個婢女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暖床丫頭,一晃三人在一起已經快一年,長年累月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身體接觸的話,就不是一個正常男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