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1章 失憶的好處(1/3)

作者:鋼城小草人字數:8322更新時間:2019-02-15 11:39:49

    先聊幾句題外話。本書脈絡主要講述金錢對唐代的影響,中間穿插了一些戰爭的描寫,同時介紹一些唐代的風土人情,書中引用了大量的文史資料,力求能夠詳細的將故事情節和金錢對一個王朝的影響濃縮在這本書中。

    書中的主角不是一個野心家,穿越後沒有幻想去顛覆大唐王朝,更沒有想著爭霸地球,首先這個設定較為符合當時的曆史環境,安史之亂不可能顛覆大唐,安祿山、史思明之流不過是幾個野心家上演的一場鬧劇。就當時大唐的國力和社會環境,還沒有到曆史的轉折點,什麽意都是假的,人心還在大唐一邊,中唐之後,唐朝又延續了一百多年,出現了幾次回光返照所謂的短暫中興之治,才最終滑向覆滅的深淵。

    任何時候逆曆史而行都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曆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以史為鑒可以知新替,許多讀者認為穿越者很牛逼,無所不能飛遁地遇神殺神禦魔降魔這是不現實的,這不是寫曆史,而是玄幻、奇幻之流。

    中肯的評價曆史人物才能了解曆史上發生的事件,本書中的李隆基、安祿山、高力士等那一個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用迷信法,他們祖墳不是冒青煙而是噴發火山,試想一下李隆基如果不是雄才偉略能誅殺韋氏、逼李旦退位、逼兄長讓賢,政治鬥爭從來沒有溫情可言,在位四十四年,功與過誰又能的清楚,本書從寶十一年開始寫起,後人會唐玄宗晚期昏庸怠政重用奸佞沉迷美色,但實際上李隆基一都沒有放鬆過手中的權力,坐在皇帝位上和坐在火山口上沒多大的區別,李隆基要是無法掌控權力太子李亨為什麽不逼宮,這一點從安史之亂爆發後李亨突然登基就不難推測。

    高力士其人後麵會詳細,再來看看安祿山這個人物,從一個放羊娃一步步爬到三鎮節度使高位,最後坐上皇帝,這中間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安祿山的狡詐自然不會,但要是一定安祿山的演技有多好,蒙蔽了李隆基也不符合當時的曆史,安祿山起兵十分倉促,李隆基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鎮壓叛亂,如果有什麽問題的話,就是對楊國忠和身邊的宦官認識不足,但這一點也不能完全將責任全部歸結到李隆基身上,高力士長伴李隆基的左右,事可以自處,自然對身邊宦官沒多大的戒備,而楊國忠之流不過是李隆基斂財的工具,對於楊國忠迫害忠臣武將還是有所提防的,不然後來平叛的許多名將是如何保存下來的。

    ····以下是正文····

    《唐律疏議》又稱《永徽律疏》、《唐律》,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

    就是這樣一套完整齊備的《唐律》,在甄乾看來依然是漏洞百出,對先知先覺的甄乾失去了約束力,肆意的踐踏規避。

    唐初的農業稅製以租庸調製為核心,配套以戶籍製度和土地製度,此時的農業稅是名義上的田稅、實質上的人頭稅。唐中期安史之亂後,戶籍製度“崩潰”,農業稅進行了兩稅法改革,轉向地稅和戶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