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4章 直接點好(1/2)

作者:鋼城小草人字數:6588更新時間:2019-02-15 11:39:53

    甄乾已經斷定昨晚和自己顛鸞倒鳳之人就是露西婭,這裏麵要是沒有王婆的安排打死自己都不相信,王婆是母親的奶娘,女兒又是母親的貼身婢女,王婆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裏麵的感情自然不必。

    古人先成家後立業,結婚的時間都很早,這裏麵原因很多,主要還是古人壽命不高的原因。

    《孔子家禮》記載魯哀公問孔子曰:“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則可以生民矣。聞《禮》,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豈不晚哉?”

    孔子解釋:“夫禮言其極,亦不為過。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許嫁,有適人之道。於此以往,則自昏矣”。

    這裏的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是婚嫁的極限,和今大齡青年是一個道理。

    唐高祖武德七年曾經將人口年齡作了一個劃分:男女始生者為黃,四歲為,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經常在古書上見到的丁男就是成年男人,在古代是作為服徭役的標準。

    唐太宗規定的結婚年齡為男二十歲,女十五歲以上。貞觀元年二月下詔雲:“其庶人男女無室家者,並仰州縣官人以禮聘娶,皆任其同類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喪達製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

    人口多寡關乎到一個國家的國力,唐太宗將婚嫁情況作為考核官吏升降的標準之一,其為增加人口而鼓勵婚育的政策與漢初如出一轍。

    唐玄宗時期更是規定了最低的年齡限度,即男年十五歲、女年十三歲就達到了結婚的合法年齡,但這並非意味著到了這個年齡必須結婚。

    之所以唐代如此早的婚假時間,完全是唐人認為:女子十四有為人母之道,四十九絕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為人父之道,六十四絕陽化之理。

    從這一點上看,唐人是知道人體生理規律的,連女子排卵期和絕經期都已經考慮了,誰古人沒有今人聰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甄乾如今雙十,早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以前可以發奮苦讀考取功名,哪能有時間顧及兒女之情,加上後來落馬失憶這件事情就沒人提起過。事情過去近一年,自己的失憶症好了,父親自然想到了給自己找一個兒媳。

    在此之前,最著急上火的還不是便宜父親,而是王婆。一想到甄乾母親死後,甄乾失憶再無後人,感到對不起死去的母親,一夜愁白了頭,道士、和尚沒少往家裏請。

    好在菩薩顯靈,甄乾的失憶症好了,心事立即活了起來,一個勁的想讓竹和梅先給自己留一個後。

    竹和梅也巴不得自己能生下一男半女,不過這兩個妮子心事活,不想婢生子,怎麽也要是妾生子才行,所以通房了大半年,連一個蛋都沒生下。

    其實竹和梅比誰都心急,至從上個月放為良人之後,就沒心事做事了,一心想著自己能夠懷孕。

    以前不想,現在一下子想了,可底下哪有這麽順利的事情,懷上就懷上。

    王婆不知道怎麽回事,還以為這兩個妮子沒福氣,忽見自己帶回來一個胡姬,又動了歪腦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