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89章 侵占琉球群島(1/2)

作者:鋼城小草人字數:6364更新時間:2019-02-15 11:41:27

    甄十雖然沒有去過琉球群島和台灣島,可是有不少商船因為風暴、航線偏失等各種原因抵達過大琉球島。很早之前,甄十便開始有心收集各方麵關於大琉球島的信息,知道的情報並不比甄九要少,甚至早在一年前便製訂了登陸方案,隻不過因為條件尚未成熟沒有成行。

    揚州之亂最大的收獲便是獲得了幾十萬貫金銀,雖然裏麵有很多珠寶古董一時難以變現,可是金銀這種貨幣被錢莊製成了金銀幣,誰能想到金銀的真正來源?

    有了充足的資金,甄十在半年之內發展的速度可以用飛來形容,這裏麵自然也有淮南大旱的原因推波助瀾,如今甄十的實力一下子比甄乾在揚州時擴大了三倍有餘,手裏擁有了五百石海船四艘,並且順利的占領了嵊泗列島上的一處海灣,遷移流民多達三千多人,單論人口實力已經穩居嵊泗列島第一位。

    有了錢,有了船隻,再加上人口的支持,甄十已經開始打算經略大琉球島了。

    這一次雖是受王群的派遣到倭國,但甄十心裏也準備見甄乾一麵,希望自己的計劃能得到甄乾的支持。

    如果不是海路漫漫危險重重,困擾甄乾的人口問題根本就不算是問題!

    想要大規模的遷移人口,除了不能被當地官府發現之外,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便是:時間和船隻。

    大唐寶時期,官府統計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八九千萬,其實這個數字在甄乾眼裏還要增加四五成,後世有很多曆史學者考證,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的人口應該在一億二千萬左右。這個數字在今看起來可能並不算多,可是考慮到大唐當時的生產力,這個數字就非常驚人了。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婦不織或受之寒。

    這是古代農社會真實的寫照,人口的增加本身就對土地的需求更高,但這時大唐王朝已經走入了巔峰,土地兼並避不可免,相對而言,唐朝的工商經濟遠不如宋代發達,失去土地的流民不能進入工商業中,反而成為了社會的負擔和不安定因素。

    流民出現,唐朝各州縣根本無力安置這些流民,隻能讓這些流民四處乞討,很多因為生計變成了當地豪強家中的奴隸,然後這些豪強侵占更多的土地,迫使更多的自耕農無地可種背井離鄉。

    災的出現成為了壓垮自耕農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些流民在大唐土地上四處流竄,有一些便被甄十暗中收攏起來,運到了嵊泗列島上。

    各州縣官員非常懼怕流民的出現,對於流民的消失樂見其成,但如何將流民大規模的運往海外,一直以來都是甄乾無法回避的難題。

    唐代隻是曆史上海運發展的初期,這個時代的船隻普遍偏、偏慢,加上海上航路不暢,哪怕是一艘千石海船也隻能運輸四五百人,從嵊泗列島到琉球群島的球美島,即使用千石的飛輪船也需要二十的時間,往返一次就是至少二個月,一艘千石飛輪船一年能運輸二三千人就算不錯了,這其中還要考慮到海上風暴惡劣氣等不能通航的因素在內,實際上困難要比這些還要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