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9章 板甲(1/2)

作者:鋼城小草人字數:6348更新時間:2019-02-15 11:41:41

    南主島碼頭上。

    陸明四人麵色凝重走下船,聲色俱厲命令手下這些船員在島上不得惹是生非,管住總自己的手腳,否則嚴懲不貸。

    沒辦法!北主島之行已經讓陸明四人嚇破了膽,其實根本就不用陸明四個管事提醒,那些船上的水手同樣看見了鐵甲軍,一個個嚇得麵如土色,膽子點的都嚇尿了,如果不是陸明幾個管事還算鎮定,早就駕船遠遁了。

    特麽的島上還藏著鐵甲軍,這讓別人怎麽活啊!

    一直到南主島,陸明四人才終於放下心來,五峰列島沒有打劫船隊的心事,不然也不會輕易的讓船隊離開了。

    不過這幾人還是沒有眼色,要是當時有一名武將在場看見鐵甲軍的話,一定會驚呼起來,用重金向甄乾購買一套這樣的鐵甲。

    在古代鐵甲屬於禁品,民間不得造甲,普通人家哪怕藏有一套鐵甲都是謀逆大罪,所以陸明等人雖然看出是鐵甲,卻並不認識到底是什麽樣的鐵甲,或者這樣的鐵甲到底怎麽樣。

    鐵甲類型有很多,從外型上分半身甲和全身甲,如果從重量來,又分為輕甲和重甲,甚至還有根據不同兵種分為步兵甲和騎兵甲。到底一套鐵甲的好壞,和製作價格、材料、防禦力,還有輕便性有關,而甄乾的鐵甲軍穿戴的鐵甲屬於重甲,完全可以碾壓這個時代的任何盔甲。

    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陸明等人看見的鐵甲並非是唐十三鎧之一,而是後世西方人使用的板甲。

    中國古代鎧甲大多數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紮甲演變過來,紮甲指方形的甲片直接用皮條,繩索互相穿組。甲片橫向縱向均互相疊壓,刀劍難入。

    紮甲上的縫隙基本與人體平行,即使從伸縮部位的空隙鑽入,兵刃也會被上下疊壓的甲片壓製在一個和人肌體平行的角度,難以對人體造成有效傷害。紮甲的材料早前多用皮革製成,後期開始采用鐵銅金銀等材料。

    通常鐵料鎧甲,普通弩箭五十步都射不入,可見其堅固。

    鐵甲的重量通常在二十斤以上,宋代的步人甲甚至達到了恐怖的六十斤,對於士兵的素質要求極高,同樣也限製了鐵甲的運用範圍。

    後世網上有很多網友討論,到底是西方人的板甲防禦強,還是東方人的紮甲防禦力更好,實際上測試的數據已經證明,同等重量下,板甲比紮甲的防禦力要高許多。

    其實這個問題在甄乾看來,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

    有人中國古代之所以沒有出現板甲,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板甲在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破甲鈍器時,板甲的抗衝擊性不如紮甲強,好像西方人手裏就沒有破甲鈍器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