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六十九章 協調(2/3)

作者:靈宇字數:10554更新時間:2019-06-30 04:35:17

    討論正事,經過這麽長時間,另外幾位編委也把自己的部分弄出比較詳細的大綱了,都是學富五車的人物,引經據典舉例分析弄得頭頭是道,完全是超水平的學術論文。隻是,主觀的東西多了點,評論得頻繁了一些。

    校長拐彎抹角不知不覺地把問題提了出來,強調了“作曲技術分析”,更嚴格地應該是解析剖析,校長的意思難聽點就是這是專業高端書籍,別弄得跟普通大學音樂係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似的,而且還要更國際化一點。

    會議的氣氛還是和諧愉快的,因為楊景行樂淘淘地當起了反麵教材,被校長指正提醒了好些,雖然他的初稿之前是當範例來用,但是現在大家都更有想法更有研究了,地位下降也不奇怪。

    在校長的帶領下,大家互相激發靈感和思路,楊景行也沒被打擊,該插嘴的時候還是勇於發表見解。一個屋裏坐著,另外幾位也沒當耳旁風。

    來去,有個最起碼的共識,丁桑鵬真是了不起,不是才,但絕對是大師,絕對是世界音樂史中的重要人物,起碼是近現代中需要濃墨重彩描繪的,大家要盡心盡力而為。

    從九點到近十二點,中途隻休息了幾分鍾,然後下午還要繼續。午飯當然是學校請,吃好喝好才有力氣嘛,飯桌上大家也比較俗氣甚至八卦,可能是為了放鬆大腦負責思考藝術的區域。

    吃完飯又去茶館憩,嘿,還有古琴演奏,不過實在入不得幾位編委的法耳,何況一位編委還是古琴收藏家,那邊彈的是個什麽東西,快叫他歇了吧。

    起這個來,又難免使人歎息,咋就不能把這麽高雅的藝術發揚光大去陶冶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操呢,而且應該是全世界人民。

    校長是樂觀的,民眾對藝術品的追求往往是逐新的。古典音樂在西方的頹勢毋庸置疑,那是因為別人已經聽了太多年了,而國內恰恰又是蓬勃向上的,可以才開始。而且國外有時候的一些華人民樂演出,也能看見一些老外觀眾的身影了,沒準未來民樂也能走出去呢。

    龔曉玲覺得丁桑鵬又是慧眼獨具的,他能以那麽高齡對《就是我們》和楊景行進行強力肯定,簡直讓人意外得難以相信。反觀自己,剛開始看這件作品雖然也發現楊景行表現出來的極好賦,但又覺得鼓勵之餘或許也還需要引導一下。

    龔曉玲的意思是:“……這就是眼光和境界差距。”

    校長:“如果每個人的境界都一樣,藝術可能就要失去價值了。”

    楊景行高興了:“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怕被批評了,是我讓藝術有價值。”

    校長笑:“合理的批評還是要聽……”

    回到學校後繼續開會,四點散會,送走客人,校長讓楊景行留一下:“……幫我看看電腦,不大好用了。”

    校長電腦沒什麽大問題,隻是需要清理一下磁盤和程序,換個好用點的瀏覽器,楊景行操作,校長還在旁邊學習:“就這個網址,打開看看……”

    裏昂院的官網,校長比較滿意:“是快了……我法語得比讀得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