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一一五章 開心點(2/5)

作者:靈宇字數:19040更新時間:2019-06-30 04:37:49

    楊景行積極主動:“正好我要跟三弦商量藝術,我也去南京路。”

    齊清諾笑:“正好她少個人幫忙。”

    距離最近聽到團長顧問交談的副團長嗬一下:“真巧。”

    其他人都沉醉於藝術,包括何沛媛自己,都在看譜子。

    柴麗甜已經等不及:“來吧,找感覺了明有靈感。”

    對麵看何沛媛譜子的王蕊激動了:“這感覺,曾理幸福了!”

    三零六是不是已經有點放肆了,簡直哄笑。

    柴麗甜並不介意,而是邀請:“媛媛,好了沒?”

    何沛媛抬眼點頭:“嗯,好。”

    幹就幹,大家擁進排練室,何沛媛從盒子裏取出已經收好的三弦,柴麗甜的調中音陶笛保護得更寶貝,兩人一坐一站支起架勢。譜子打印得挺密集,何沛媛把譜架移得近一些。

    作曲還是先一下大概理念,陶笛和三弦搭檔的是間奏:“……歌曲部分這次我們就不弄得那麽淺吟低唱了,還是要附和青春美少女的定位……”

    王蕊反應快:“潔出局!”

    邵芳潔也不是好欺負的:“你也快了。”

    大家笑,楊景行邊笑邊繼續,歌曲部分會用一種年輕城市化但是保持對古人尊重的旋律,然後三弦和陶笛的間奏在整首作品中就會顯得比較純粹簡單,作用就是奠定整首歌的感覺,雖然簡單卻算是核心和出發點,譜子上這一句就是前奏主題……

    大家都點頭聽明白了,柴麗甜把陶笛放到嘴邊,先踮踮腳尖,像是感受顧問所的其他樂器都快速淡出就隻剩自己,然後吹響音符。

    陶笛吹奏了兩個節,旋律的感覺就挺清晰了,不是那種縹緲空靈,也遠不會動感節奏讓曾理幸福,卻也不是取中庸。蠻特別的旋律,聽上去會有點類似楊景行自己的二胡獨奏作品《花腔》中的一段,不是旋律類似而是感覺相近。據浦音民樂係老師在教授《花腔》的這一段時會要求一種“古人朗讀現代散文的感覺”,而不是現代散文家朗誦古詩詞。可誰知道古人會怎麽朗誦現代散文呢?

    在陶笛第三節中間,何沛媛準確無誤地掐著點奏響三弦。三弦的前兩個節是平平無奇的,如果單獨奏響,聽上去會感覺像是隨意撥弄一下。但是音樂是奇妙的,三弦的幾個簡單音符卻把陶笛點綴出了全新的韻味。如果浦音的老師願意屈尊看一下這首快閃玩樂作品,沒準會三弦的點綴像是有人於“古人朗讀現代散文時”配上了古琴般的背景音樂。

    不過三弦很快就不再是點綴,兩個節後開始跟陶笛唱對手戲了,這時候這首歌的所謂基調跟核心就開始呈現了。

    屋子裏閑著的人都看著兩個演奏家去了,饑渴如劉思蔓高翩翩還站在譜子旁邊邊聽邊看,沒人再心去察什麽言觀什麽色。

    如果從演奏方麵分析,這一段中陶笛主要是追求全新的感覺,而三弦則不光要有新感覺,傳統硬性要求也不低。雖然兩個人都是專業的,但是這剛初看了一兩遍譜子就動手,肯定是不能盡善盡美的。

    柴麗甜厲害,很多時候隻需要掃一眼譜子就能吹完一個節,而且看樣子吹得很享受。沒用義甲的何沛媛則彈得非常認真,始終緊盯譜子,手上一絲不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