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二五六章 目前看來(2/5)

作者:靈宇字數:15712更新時間:2019-06-30 04:38:35

    從西洋管弦樂團的合奏猛然變到兩組民族樂器,感覺的確很突然甚至突兀,遠沒有第一樂章中那種有音樂線索過度引領的自然感覺,這種劇烈的變化對聽眾造成的衝擊肯定不,隻是暫時還不知道是起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

    在幾個節的單調單音符彈奏之後,揚琴和三弦的旋律之間開始有聯係呼應了,同時兩組樂器的在演奏上也開始展現各自的一些傳統特色,雖然還是些比較基礎的技巧,但是暴發富好像又按奈不住開始賣弄了,但是這一次作曲家並沒媚俗,而是循序漸進的甚至隱忍的。

    隨著揚琴和三弦的旋律逐漸豐滿,大提琴組開工開始自己的低音角色。有了底氣後,兩組民族樂器就更進一步,旋律更鮮明起來,技巧表現上也更豐富了一些,不像在第一樂中,隻服務了音樂卻沒什麽表現空間。

    木管和銅管又先後加入,不過感覺上似乎並不是像大提琴那樣來服務襯托的,反而是來搶奪聽眾對三弦和揚琴的注意力。三弦和揚琴也很快意識到了,於是兩者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音樂色彩上似乎都在激勵對方,也都變得更積極豐滿。

    這時候樂器的整體色彩也很明確了,跟前麵一樣,也是歡愉和快樂,但是又有著明顯的差別。

    隨著各聲部都運作交響起來,三弦和揚琴已經是比翼雙飛了,楊琴輕快靈動得像一群鳥翩翩起舞,三弦則讓人感覺沉穩大氣但也能不受約束自由翱翔。到這時候,作曲家把前後兩段歡愉音樂進行對比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差別也被成功表現出來了。

    在揚琴和三弦的主導下,樂曲又歡愉到到一個足夠高的程度,作曲家似乎覺得夠了,要把這一節告一段落,於是音樂開始朝下一階段過度,可是就在揚琴和三弦逐漸釋放了之前的歡愉開始安定甚至開始安靜下來時,一直看熱鬧的琵琶組突然發力,瞬間把揚琴和三弦在這一樂章的動機組合起來了用更鏗鏘的形式演繹出來,然後再接上兩輪迅捷的輪指功夫,又瞬間恢複安靜。

    這裏琵琶簡直是快閃,就兩個節,猛然出現迅疾演奏又頓時消隱,簡直讓人手足無措驚呆當場。可是如果讓作曲係的老師來看,一定會對琵琶的閃電襲擊大加讚賞,老師們會就是這兩個節看似可有可無的琵琶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就是這兩個節的琵琶讓四段式的第二樂章的第一段塵埃落定,點題明確了前後兩種歡愉的差別。前麵西洋樂器主導的歡愉是熱鬧甚至有點喧嘩的,而揚琴和三弦主導的歡愉則會隱忍一些卻透著一些痛快酣暢。

    《楊景行第二交響曲》的第二樂章也沒有什麽理論上的突破,很明顯的四段式結構,和聲織體方麵也沒啥學術貢獻,但是作曲家在這一樂章充分表現了自己的旋律創造力,樂章裏先後變現了歡愉、悲傷、平靜、莊嚴這四種音樂色彩,而每一種色彩又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手法去區別表現。

    歡愉之後,樂曲接著就用更富表現力的西方弦樂旋律表達悲傷的主題,簡直比《沉思曲》還悲得多,比《流浪者之歌》還傷得多。而在西方弦樂之後,樂曲出人意料地並沒用二胡當主打來比慘,而是用琵琶帶著弦樂跟帶著管樂的揚琴去唱對手戲,兩大派在台上時而爭鋒相對時而相依相偎,但都叫一個淒婉哀傷。這也是楊景行第一次這麽創作這麽明確悲傷情緒的嚴肅音樂,還幹得挺不錯,不光聽得觀眾拉下臉來,台上的演奏家們都一片沉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