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二九三章 喂,你好(2/4)

作者:靈宇字數:16942更新時間:2019-06-30 04:38:47

    楊景行猶豫:“談不上愛國……我個人是想把這種感覺分享給我的親朋好友,就跟請朋友吃飯一樣,酒足飯飽大家都開心。”

    記者笑得更開心了:“隻不過你請大家吃的是精神食糧。”

    楊景行連連搖頭:“遠沒到這個高度,跟努力掙錢讓家人過得更好一樣的出發點,可以庸俗。”

    記者咯咯,然後又不笑了,簡直凝視作曲家。

    楊景行都被看得不好意思了:“不過王老師他們是很有情懷的,而且對觀眾而言王老師他們的成功要比我的成功更有服力得多……”

    兩個人聊了半個多時,記者並沒因為自己昨晚通宵工作整理的出來的思路被作曲家大麵積否定而惱火,因為也有了大約的新方向。記者還坦誠自己在這邊更多是負責社會民生類新聞,比如華人華僑怎麽過中國傳統節日或者動物保護組織又在搞遊行之類,所以在科教文衛方麵確實欠缺經驗。

    楊景行又鼓勵:“我覺得你做得很好呀,很多重點都抓住了。”

    記者為難:“雖然楊先生你是那麽,但是昨晚上真的太轟動了,大使館都給站裏打電話了,所以站立可能會派更有經驗的同事來跟進。雖然我真的特別特別想跟下去,你看我準備了這麽多東西,我的搭檔也是通宵整理素材……”

    “就你,不換了。”楊景行也義氣:“我跟文團長那邊一下。其實我覺得換個角度去報道可能效果更好,就用那種生活化的視角顯得很普通很平凡,不要當成什麽了不起的大事,觀眾可能更能接受更愛看。”

    “那太謝謝楊先生了。”記者好高興:“我一定好好珍惜這次機會……”

    七點差一刻,鄭重握手互相感謝再見,楊景行又朋友起來:“我有好朋友也是學新聞的,明年就畢業了,以後可能還要請教你。”

    記者很熱情,恨不得立刻就能幫忙。

    楊景行回樓上,發現尤老師拿了一遝報紙等在自己房門口的,臉色略嚴肅,似乎不是很好的消息。

    楊主任故作輕鬆:“我行李裝好了,你幫我拿到你房裏叫他們來取,等我打幾個電話再去吃東西。”

    尤老師點頭遞上:“報紙剛拿來。”

    楊景行接過一看,比通常篇幅稍大一點的一篇樂評,標題就叫《Yangjinging,Syphny N 》,知名樂評人的開篇寫道:古斯塔夫馬勒曾經,我的時代終會到來的,令人欽佩的悲愴自信安撫了我們對他生時不得誌的惋惜。楊景行,他根本不需要那種自信……

    楊景行好像沒興趣多讀,把折疊講究的報紙翻過來,果然是更老資格的大牌樂評人艾門德考金的長篇專欄,標題赫然《Anher ade in hina》,而且開篇就不客氣:如果一件東西上標有中國製造,我不會對它寄予高期望,但通常也不至於抱怨自己的選擇,直到昨晚我無可選擇地經曆了一場漫長鬧劇……

    艾門德考金對楊景行第一交響曲和第一鋼琴協奏曲的評價還算正麵的,雖然這個人向來不講情麵,但是作為一個樂評人也從來沒用這麽低劣的筆觸上升到這種高度去批評打擊過哪個音樂家或者作品。

    還想為國爭光呢,分明要為國抹黑了,楊主任開門的動作都慢下來了,繼續看著報紙。

    尤老師嚐試放鬆一下神情:“我覺得還能接受,畢竟這種偏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楊景行還是先進房再看,關於鬧劇,樂評人首先要的就是他前所未見匪夷所思的掌聲,正是瘋狂到詭異的掌聲把幾乎也要被迷惑的樂評人拉回現實並讓他清醒和警惕。

    尤老師提了楊主任的行李箱,然後還仔細看了看周圍再站到主任旁邊來。

    楊景行鎮定呢:“你先去,我一會找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