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二章 河南大旱(1/2)

作者:袁大為字數:4712更新時間:2021-04-07 05:03:54

    更讓人憤怒的是,駐紮在河南的國民革命軍湯軍團卻不顧當時的老百姓死活,如往常一樣征糧,弄的很多難民逃離河南,水旱蝗湯,成為了河南四害,老百姓恨湯軍團入骨。

    後來,日軍進入河南,見此情景,向當地的災民發了一些軍糧救濟災民,日軍的這一舉動立即贏得了民心,老百姓奮起反抗,竟然將湯部五萬中央軍繳械,這時的中國發生了很怪異的一幕,老百姓竟然與侵略者合作幹掉了自己國家的軍隊,這種事情,也算是曠古罕見的了吧。

    為了怕影響軍心和心心,國民政委封鎖了河南大旱的消息,當時的美國記者白修德深入災區采訪,一路曆經千難萬險,最後在幾個國民黨軍的幫助下才僥幸逃得了一條命,據他估計,河南一千萬人口,最少餓死三百萬到五百萬,而一年後國民政府統計的死亡人數隻有二十多萬而已。

    其實當時的饑荒並不僅僅發生在河南,整個華北地區都遭遇了旱災。可諷刺的是,日本占領下以偽政府統治的河北地區以及共 產 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根據地都進行了比較有效的賑災。

    共 產 黨當時的根據地也麵臨著很嚴重的旱災,而且還並發蝗災;這個時候,共 產 黨組織進行了得力的賑災工作。由於共 產 黨本身沒有太多的資源,所以共 產 黨的賑災大多是政策性的,有以工代賑的特點。

    比如,麵臨蝗災,中央提出了“蝗蟲能吃人,人也能吃蝗蟲”的口號,組織群眾采取煙熏火燒等方式驅殺蝗蟲,並將蝗蟲當做食物吃,間接地緩解了糧食的不足。

    另外,當時中央接受了民主人士的建議,采取精兵簡政之策,大量削減脫產軍政幹部,組織黨員官兵進行大生產運動;

    一方麵減輕群眾的公糧負擔,另一方麵加大生產自己自足。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共 產 黨不僅要麵對天災,還要麵臨日軍的大掃蕩這樣的人禍;在這樣的情況下堅持下來實屬不易。

    河南是國民革命軍的地盤,共 產 黨對此鞭長莫及,也沒有辦法,而國民政委對旱災救援不利,造成了河南人口的大量死亡與逃亡,由於曆史上每次發生旱災,人民普遍都向較富足的陝西、貴州、湖北等地逃荒,向北逃的不多。

    不過,少數向北逃荒並進入根據地的災民都得到了較好的安置,中央對這些災民有詳細的安置政策。比如每個村安排8戶災民,根據人口構成供給足夠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口糧等等。

    同樣發生的華北的旱災與蝗災,可是最終的結果卻不同,國統區一片哀鴻遍野,八路軍根據地雖然窮,卻也沒餓死人,就連日偽統治區都平安度過,這一切,讓所有識之士對國民政府極為失望,對八路軍根據地心生向往。

    中國的人心與民望在不經意間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以延安為首的八路軍政府,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支起了抗戰大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