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4 海人類的路線(1/3)

作者:核動力戰列艦字數:6968更新時間:2019-05-14 07:47:54

    登陸的七個時後,在臨時軍事基地內,趙宣檄打開了投影器,投影幕布上是整個千鼇島的沙盤地圖。

    而趙宣檄則是將手指點在地圖的東海岸上,對一個海灘地帶進行了放大特寫,地圖上一個方塊放大後,出現在投影器上。

    這是一塊平台,長數百米,突兀地出現在了海灘上。然後向大海延伸到水深的地方,這顯然就是一個碼頭。

    平台上長滿了各種貝殼。偵察者一鐵鍬鏟下去,可以發現這個平台是水泥質地。這是一個人類建築,而準確來是海人類殘留的建築。

    神隕時代後,陸地人類和居住在海洋的人類分家。當兩個族群失去了交流(輪船飛機交通設施中斷),兩個人類族群就分開了。

    從當今角度來看,神隕時代海洋的人類科技社會隕落得更徹底,因為海洋失去了便利的交通,文明重建遠比陸地要艱難。一千六百年前,奧卡人的蒸汽船剛剛擴張到南大洋的時候,看到海人類還在使用的是陶瓷(搪瓷)刀劍和燃油的投矛。

    但是海人類在神隕初期,還是完成了和陸地人類一樣的戰績——那就是將海洋上其他海生智慧物種滅得幹幹淨淨。

    核心原因,農耕經濟打遊牧經濟,那就是先進打落後。

    因為農耕能夠圍繞穩定的生產區,形成人口聚集地。而人口聚集地中夠形成豐富的手工業者。在神隕時代後,海人類能夠大量製造木質帆船,能夠大量燒製高溫陶瓷箭頭。能夠冶煉搪瓷防鏽的金屬武器。能夠燒製一船一船生石灰,丟到海水中形成死區。

    而遊牧卻不能穩定地聚集在一起,既然人際社會無法提供一個穩定的居住地,那麽也無法誕生徹底從事手工業的匠人。

    那些上古的海族們,魔法賦當時要比海人類強的多,但是文化屬於遊牧,逐魚群而居。文明隕落後,他們遵循自己的文化來生活。

    而海人類在當時是在大陸架淺海上穩定居住,種植海藻的農耕經濟。

    文化習慣決定社會經濟,社會經濟決定種族命運。

    在兩萬多年前,海人類先祖動輒能拉出來幾百倍帆船,動輒能夠運過來上百噸石灰。在物資上完完全全就是碾壓。

    結果呢,在那些原生種族無盡的痛恨中,‘人類餘孽們’將原本多樣性的海洋智慧生命們拖走漚肥。

    話題回來,海人類是農耕民族,他們農耕的作物就是海藻。

    而這些海藻自然是要處理的。利用陽光曬幹,就是海人類的長期儲存糧草的方法。而在千鼇島嶼的東方,恰恰就是一片優良的淺海種植區。

    眼下趙宣檄投影布上的平台,正東方位正是一大片然淺海區,這是海人類然的農墾區域。

    在一千五百年前,整個千鼇島嶼是海人類瀚海一族的領地,海人類當時收割海帶後會在岸邊尋找石頭曬幹,然後運送到南邊腹地島嶼的淡水池,進行微生物水解生成澱粉。

    在進入工業時代後,海人類曬海帶的巨石頭就變成了水泥平台。目前趙宣檄看的水泥平台是兩百年前的遺跡,在最近十年海人類登陸兩次做了清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