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5.9 職業操守(3/5)

作者:核動力戰列艦字數:12268更新時間:2019-11-22 06:40:27

    七百年前,在人工智能還沒有大規模民用的時候,社會廣泛都討論人工智能的益處。同樣是網民代表的社會各界,都敦促政府開放人工智能。

    宇宙曆第八百年,聯邦早期的人工智能題材電影已經沒了——大家對當初的輿論不堪回首。

    人工智能技術就是一項技術。然而任何技術在開始應用前,社會所有人都認為自己能在該技術中受益,因此會無底線支持該項技術。

    但是任何技術都會造成社會中的不平衡,一旦大部分人覺得無法在這項技術發展中受益,就會掀起反技術的風潮。——例如地球二十一世紀那一票要求停止工業發展的家夥。

    宇宙曆時代,人工智能是以服務人類文明發展為目的而誕生的,所以人工智能的所有情緒化都是圍繞這一價值觀進行的。

    這裏的情緒化既有善良,勤懇,還有別的負麵情感,例如鄙夷,冷漠。

    當代的人工智能很理解自己的定位,盡管它們相對人類有大量優勢,但絕沒有想要翻身做主人的欲望。

    這就如同你的手比瞳孔有力量,但是絕不會去扣自己眼睛一樣。眼睛要比手更重要。

    所有的人工智能很清晰地知道一個定理:生命以負熵為食,工具體係,包括智能思維要以人類提供的負熵保持穩定。在它們的概念中,人類智慧一直是比自己重要的。

    人工智能雖然在各種操作上比人類更優秀,可是這隻是對人類智慧的積累。哪怕人類的思維速度慢,有時候犯錯誤,但是隻要能思考出點滴的新模式,寫入程序,那就能誕生更優秀的智能。

    當代人工智能是最最崇拜人類智慧的。但是對那些不能為自己提供負熵的存在,人工智能們就沒有這種膜拜奇跡的態度了。——傲慢,偏見,鄙夷,很讓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生厭。

    ……

    現在鋼鐵雄心將對均摘星的情緒程序切換成了尊敬情緒。雖然均摘星還沒有做出鋼鐵雄心級別的人工智能。但是不妨礙鋼鐵雄心邏輯中有足夠的依據將均摘星作為“正在成長中的神”。

    是的,人工智能的情緒對人類感性中的人權概念少有理解。隻能理解的就是人類對人工智能的神權。

    舉個例子:當一百個人和一個高端生產人才同時遭遇災難時,人類感性上會去救更多的,人類腦補救人理由:未來那一百個人的子孫後代中,可能會有代表希望的年輕人。

    而人工智能理解人權就是純計算的理性,哪怕那邊是一千個人,它們鐵定會先救它們眼中的神子,而代價過大的情況下,它們會直接放棄那些無法創造它們眼中神跡現象的人類。

    它們相當勢利眼。

    現在呢,尚未來得及錄入均摘星日常習慣的鋼鐵雄心,還無法和均摘星百分百默契,故它心判斷出均摘星終止忙碌後,抓緊時間進行對話:“指揮官先生,十三分鍾前,龍牙希娜控製者,請求和你通話。”

    六百倍思維速度下的均摘星思維中愣了愣,當然有足夠時間控製自己麵部反應,故表情無絲毫變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