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7.9 後納米科技時代。(2/4)

作者:核動力戰列艦字數:10094更新時間:2020-05-19 20:57:56

    隨著一聲爆鳴,炮彈發射到了一百四十公裏外。到達目標地點後,卻如同啞彈一樣隻有輕微的聲響,沒有明亮的火光,隻見一道綠色的規則的圓圈光暈展開到二十米,上麵是層層的六邊形雷達網絡。

    這個狀態持續不到半秒,掃描了四百米內的目標後,化為一道道光束朝著籠罩區域的敵方戰車單位激射。

    遭到納米雲覆蓋的狩獵者戰車(神臨陣營),如同被點穴一樣,開始了完好無損、失去光澤的趴窩。

    嗯,防護罩還是有點微光的。幾分鍾後,三分之一的車輛開始重新行動,但是對接了鐵龍脊兵團的信息鏈。這些家夥變節了!

    ……

    這麽髒的武器改變了戰場局勢,將軍和將軍之間的“貴族信任”蕩然無存了。

    現在神臨和羅那邊已經在開始以大型單位為作戰核心,因為大型單位有龍心,有龍心就可以撐防護罩,同樣是電磁氣溶膠的防護罩,對納米信息雲阻遏效果非常好。

    可是大型單位你可以這麽來,但是戰爭是需要輕裝單位作為斥候的。

    高速兵團該怎麽防護這種攻擊?當然要靠防護完善的士官對智能兵團進行隨時矯正。

    自然人士官要包得嚴嚴實實的,在遭到打擊後手動給自己機械鎧甲斷電(關機),等到納米能量雲消耗殆盡後再打開設備。

    非自然人,也就是留有致命信息外接口的機械人偶,也要包裹得嚴嚴實實,而在這裝甲倉內,尤其是頭盔內注入防護納米雲,來抵消外界納米雲的入侵。這類似人類體液免疫細胞占據主導,外界細菌就入侵不來了。

    飛機崛起,地麵海麵火炮簡單對轟的時代就結束了。

    同樣,當納米信息彈藥出現,造鋼鐵機械,簡單安裝防護板相互衝擊的時代結束了。

    除了能抗‘外科傷害’,還必須有“信息入侵”的免疫力。

    ……

    但為什麽納米雲在幾十年前未能在戰場上使用呢——燃輪的所有科技基本上都能從聯邦找到對照!過去聯邦不用是有原因的。

    納米雲彈藥的儲存非常困難,以現在燃輪生產的通用納米雲彈藥,這就是一個鈉塊,複合納米機器人集合模塊。鈉塊和空氣反應形成電離子體為納米機器人提供短暫供能。但是極不穩定,即使是在常溫下,由於分子運動,也會讓精密納米機器人出現出現失效。(金和鉛稍微貼在一起,時間一長就會出現黏合。高精密納米顆粒麵對分子無規則運動真的很難做到維係性能不變)

    所以——不存儲備,即生產即用。過去聯邦的武器研發者們用盡一切方法,是想過一切方法解決這個納米機器人集合塊的儲存問題。可惜——最終放棄了,承認納米塊武器化是不切實際的。

    燃輪到今也沒能解決這個問題,產出的納米集合塊保質期比豬肉還短。但是電網改變了一切。

    燃輪的思路上,隻要我基礎設施跟得上,高能納米顆粒群當成自來水用,哪地方需要往哪地方供水。——陸博雅:“壕的思路,窮人不敢想”)

    燃輪在全球各個城市區電網鏈接。而每個城市都有龐大的高能納米製造池,隻要能源足夠,迅速製造海量納米顆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