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5 悖論(2/3)

作者:萬木春字數:10204更新時間:2019-06-30 05:37:03

    而王建龍、劉忠民、蕭紅雨等三位輪回者分道揚鑣之後,無論形勢再險惡,也把根據地建設當成決定生死的命脈。熬過最初兩年的圍剿,蕭紅雨在延州北部慢慢站穩了腳步,王建龍則延州南部慢慢站穩了腳步,劉忠民在昌州和樂州的崇山峻嶺之間也勉強站穩了腳步。

    呂群星、李新海、王建龍、劉忠民、王建龍、宮千鈞領導的薩姆會、賀路千,七家勢力正好對應七塊長生石。

    賀路千和宮千鈞且不,呂群星等五位輪回者能夠在陽光下活到今日,間接表明他們都擁有抵禦老陰比輪回者刺殺的實力。如果躲在暗中的老陰比輪回者不夠強力,最終能夠以正統玩法完成輪回殿主線任務的,估計也就這些勢力了。

    然而,眾輪回者在各州各郡高歌猛進時,賀路千卻鬱悶躲在濟州發愁。

    賀路千越研究民願,越覺得民願規則麻煩。

    民願是民心,億萬百姓的所思所想,才是民願的核心。

    所以,濟州六郡及燕州鐵山郡承載的民願,隻是濟州百姓對官府認可的表象,它隻是象征濟州百姓人身歸屬的基礎民願。基礎民願當然是民願,當它絕非民願的全部。

    官員的官氣,其本質與道法、佛法無異,都立足於民願具現。但環顧炐朝兩京十三州,乃至追溯炐朝的兩百餘年曆史,炐朝官員為何普遍沒有存在感?無論鎮壓流民義軍陣營的鬼怪,還是對戰安車骨陣營的鬼怪,炐朝官兵為何常常局促地依賴道士、佛僧呢?

    答案恰是炐朝權力分散,官府無法控製地方州郡。

    百姓敬畏門閥世家甚於衙門官吏,百姓信賴佛寺道觀甚於官府律法,炐朝朝廷隻能得到象征人身歸屬的基礎民願或者保底民願。炐朝皇帝及炐朝官員隻能在螺螄殼裏做道場,少數官員賦再高,也難突破保底民願的局限。

    若想使官氣成為主流,必須建立集權統治,粉碎百姓對門閥世家、佛寺道觀的敬畏和迷信,把恢弘的民願全都集中到官府。當億萬百姓的民願,由門閥世家、道觀、佛寺轉移到官府,道法、佛法必將迎來衰弱,官氣則必然迎來全麵崛起。

    這就導出一條悖論。

    空國越得民心支持,指向空國內閣的民願越恢弘。

    民願越恢弘,間接傳導給賀路千的民願詛咒越恐怖。

    民願世界規則下,俠客和官府竟是水火不容的死敵。

    空國民生發展越好,百姓滿意度越高,民願越支持內閣,賀路千受到的民願詛咒越強烈。而若想削弱民願詛咒,賀路千必須放任內閣分散權力,把民願分享給門閥世家、佛寺、道觀。甚至,百姓活的越苦,百姓越怨憤內閣,賀路千反而越能活的自在。

    當然,也不能過於殘民、害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