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七章 過年(三)(1/2)

作者:卿言字數:5022更新時間:2021-01-09 05:12:27

    薛家這裏固然是一片淒涼,李家又何嚐不是愁雲慘霧。連死兩人,最小的三兒子李昕也是身受重傷,即便是好了也是落了個終身殘疾。薛父恨李家,那李家又該恨誰呢?

    且不說蘇州那些令人悲傷的事兒,石盤村林家這裏可是一片喜氣洋洋。

    “粘窩窩!粘窩窩!粘窩窩!”小五一早起來就一直跳著叫著笑著。

    “好了,小五,不要再跳了,跳的奶奶眼睛都花了,還怎麽給你蒸粘窩窩啊?”李氏笑著拉住小五道。

    小五一聽,馬上就不再跳,安安靜靜地坐在林雲兮的身邊,眼巴巴地看著李氏和王氏忙碌。

    石盤村這裏的風俗,到了過年要蒸粘窩窩。金黃的黃米麵,煮熟的大紅棗點綴其上,說是吃了能黏住人們的嘴,從這天開始便不能說不吉祥的話兒。

    每年蒸的粘窩窩除了自家吃,周圍的鄰居也要分了些去才行。隻要熱騰騰的粘窩窩一出鍋,不和的婆媳也會和好。所以家家都要蒸上三五鍋。一般吃到過了正月十五才算完。

    那句話咋說來著?黍米金黃大棗紅,相擁相抱坐蒸籠。性黏原為粘貧嘴,卻是公婆唬幼童。說的就是過年蒸粘窩窩的事兒。

    一大早起來,李氏和王氏就把浸泡過的黃米用磨碾成細細的麵兒,等著一會兒蒸粘窩窩用。

    林家的粘窩窩也跟別家的不太一樣。別人家都是用白水和麵,林家不。他們是用蒸紅豆包時熬煮紅豆餡兒所過濾下來的水活麵,這樣活出來的麵就是紅色的,又有紅豆沙的甜糯味道,再放上紅棗點綴,雖樣子不如別家的好看,但味道卻是比別家的好吃很多。就如同燉肉一樣,肉的精華都在湯裏,紅豆沙的精華當然也是在濾出的湯裏。用這個水來和麵蒸粘窩窩,那味道當然會特別好了!

    李氏和王氏先揉了白麵團蒸饅頭和紅豆包,幾鍋饅頭出鍋,才是粘窩窩。

    王氏揭開鍋蓋的一瞬間,望著鍋裏擠得滿滿的、冒著熱氣的粘窩窩,小五的手指就不由自主地伸進了嘴裏,口水流了一手。

    眾人看小五這饞嘴貓的樣子都是大笑不已。小五見大家都在笑他,忙把手縮回了袖子裏,也嘿嘿地笑。

    李氏用碗裝了一個給小五,“給,去吃吧!都眼巴巴等一上午了,連豆包兒都沒吃,就等這個了!”

    小五忙接過碗放到桌上,用筷子夾了吃。隻可惜他的技術實在不怎麽樣,幾次都被粘窩窩的粘性給拽了回去,急的小五哇哇大叫。林玉瑤忙走過去幫忙,這才讓小五終於吃到了盼了一上午的粘窩窩。

    “真甜!”小五含糊不清地說道。

    大家又是一陣哄笑。接下來李氏給每人都裝了一個,香甜地吃了起來。

    過年的準備工作就算差不多了。下午林之興和林老爺子又殺了幾隻野雞,這一天就又過去了。剩下的就是大年三十的包餃子了。

    這包餃子也是有講究的。平常包餃子都是全家總動員,誰都摻和一手兒。可這過年的餃子,卻隻能家裏的大人來包,為的是包的好看,包的勻實。要連初一早晨的餃子都包出來。

    這裏李氏和王氏忙著包餃子,那裏林玉瑤就負責看著幾個孩子穿好新衣裳。這些衣裳都是年前李氏和王氏早就準備好的,並沒動用王岩青他們送來的布匹。依著李氏和王氏的意思,那些布已經送去裁縫店,做出來的衣裳要留作明年去蘇州的時候再穿,也顯得體麵。而且,兩人也覺得,以他們家現在的條件,穿綢緞絲綢的衣裳太過惹眼,所以就還是用的事先就買好的棉布做的新衣裳給每個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