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節(1/2)

作者:華表字數:4146更新時間:2020-12-21 03:24:00

    李衛用自己曾有個親戚長居國外為理由解釋了劉托普部長的疑問,其實這個親戚是電視,報紙和因特網。

    晚上的促膝長談中,劉托普部長初步了解黃涯洞兵工廠的發展,在他眼裏,兵工廠的發展實在是一個意外和運氣,李衛年輕人帶來的理論結合了技工們的實踐能力,結果創造了如此大的發展潛力,而且李衛這個半路入行的人居然能搞出一個高溫合金熔爐,實在不能不說是運氣,實際上這都要歸功於李衛的思維打破了原有軍械所的發展僵局,使長期積累的量變達到了質變,而現在兵工廠正好發展到了一個瓶頸,藥生產剛剛起步,槍支也僅僅是仿製三八式步槍,各種發展的項目都需要有專業人才來理順,分清輕重緩急,而軍區的首長們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因此特別請他過來為兵工廠的下一步發展作出規劃。

    借著油燈的燈光,劉托普玩賞著李衛的sg-552,幽亮的槍身散發著淡淡的殺氣,二十五發的小口徑匣,他都不能想像這種口徑的子能不能打得遠,就是打中了殺傷力也不一定比過得三八式步槍,他估摸著這種槍在近戰中隻比德製駁殼槍的威力要強些。

    “這槍的做工真的不錯,李衛,你是怎麽想得出生產這種槍的。”劉托普饒有興趣的問李衛,從這支槍上就可以看得出兵工廠的工藝水平,而且居然能生產新型槍支,這肯定與李衛的豐富的想像力有少不了關係。

    “這個是造著玩玩的,工藝和材料要求太複雜了,實在是沒法量產,即使是生產這一支也至少花了不少時間。”李衛奈的說道,他本來想用生產新槍大規模武裝八路軍的,想在抗日戰場上扭轉一些八路軍裝備上的劣勢,奈軍工廠的生產能力還是不能達到他的要求,造個地雷,整個手榴,翻裝些子和仿製些支三八式都沒什麽問題,這些現代的槍幾乎可以說是手工藝品,隻能算是藝術品,根本不能作為武器量產化。[

    “哦,能不能有結構簡單些的。”劉托普確實對這支裝量高的武器有著不低評的評價,在他眼中已經看到目前八路軍裝備的問題所在,就是槍械太雜,由於很多是繳獲的,來源廣泛,什麽樣的槍都有,捷克的,日式的,德國的,蘇聯的,中國產的,不僅零件不能互相拆用維修,而且子的口徑不同,經常造成有子卻不能用的尷尬局麵,而且對兵工廠來說也是一個很重的負擔。

    “有是有,可是!~”李衛撓了撓頭說道。

    “啥呀,有什麽說吧,以後都一個部門,說得不對也沒人笑話你。”早已把李衛視作部下的劉托普是很關心李衛的心理狀態。

    李衛幹脆把k47的槍簡單的描述了一邊,這種經典槍支構造簡單,異常耐用,流傳最為廣泛,這種槍的構造圖隻要有心,軍事迷們的網站裏到處都有,隻是李衛一邊說一邊祈禱著卡拉什尼科夫大大千萬別來起訴他盜版,不過回頭一想,現在還沒建國呢,專利法都沒出現,誰怕誰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