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節(1/2)

作者:華表字數:4336更新時間:2020-12-26 05:26:59

    陪著劉部長的技工有些結巴了,在劉部長的追問下,隻好一臉尷尬地說出原因,不是不想造,可是連李顧問也摸不出思路怎麽造出來,上次好不容易從炮連調了一枚迫擊炮,卻險些連自己也炸了,被炮連好一陣埋怨浪費珍貴的炮,後來就一直沒敢弄過。

    李衛說實在的,搗騰兩條槍,整個手榴和地雷還可以,像大炮這種更需重工業的兵器,這類的資料就少了,有聽說槍迷的,但很少有炮迷的,再有錢,那麽大個大炮也不可能藏在家裏吧,兵工廠想讓李衛設計出炮來,李衛的本事充其量能弄出不亞於明朝的紅衣大炮這種土炮已經很不錯了,最多配合特製的空心開花提高殺傷力,不過火藥的用量著實厲害。

    劉部長聽著技工的說明,心底下翻騰開了,對黃涯洞第一兵工廠如何渡過眼下這個瓶頸,心中有了一個大概的計劃。

    李衛養了幾天的傷又生龍活虎起來,和那幫兵工廠的技工們鬧騰成一片,醫生都驚訝他的恢複力,隻能用怪物來形容,不過說回來還是李衛在現代的良好營養環境為恢複提供了能量。

    為了有效利用手上不足的資源,劉部長專門和李衛等幾個兵工廠主骨幹,製定了一下工作流程。[

    太行山區的礦藏豐富,有不少銅鐵礦,兵工廠雖然有小型的煉鋼設備和高溫合金爐,但因為缺少大規模的冶煉工業設備,用於軍工的鋼材等材料自我生產仍是供不應求,所以兵工廠的金屬有不少直接來源自於日本鬼子的火車軌,電話線,炸皮,破損武器及鄉間的諸如爐鼎和破鐵鍋等鐵製品,這些金屬原料統一由以土煉為主的鐵匠和銅匠技工進行分需要冶煉。

    作為槍托,手榴柄的木材,倒是在山區裏不匱乏,十幾個手藝好的木匠足以勝任,地主老財家的紅木家具有時也會被拿來做原料,老百姓才不管你什麽貴不貴重,隻要能用就成,所以有些戰士的槍托還是奢侈紅木的材料,在戰鬥中使用者沒有任何憐惜貴重物品的覺悟,仍是狠狠砸向敵人。

    但是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火藥,目前以搜集的天然礦物合成外,劉部長和幾個技工采用土辦法,除了一直延用可以生產的焦碳和可以找到的天然及用麻杆灰和柳杆灰合成硫磺外,用挖老舊房屋的建築材料提取火硝,一時被李衛稱之為“挖牆角”的戲稱。

    為了統一使用有限資源,通過購買實現裝備製式化仍不太現實,發展屬於八路軍的製式武器成為當前需要,劉部長拉著李衛和十幾個老技工再次組成專家研發組,研製製式步槍,有了上一次的生產sg-552,97狙改,m-10和沙漠之鷹的現代槍支的製作經驗,他們對槍械的結構了熟悉了很多

    結合現在的抗日戰場需要,他們在分解了日本三八式步槍、中正式和捷克式以後,很快試製出了一種步騎槍的原型槍,劉部長受到李衛的格鬥軍刺啟發,加之他剛從蘇聯回來受蘇製莫辛納甘步槍也同樣裝配軍刺的設計,把李衛的軍刺改進後,與這支原型槍匹配,同時也有短刀形和劍形刺刀作為參選,雖然是新設計出來的槍支,但是仍未能完全定型,因為受到李衛現代槍支的影響,這種步騎槍的原型槍,采用人體工學設計的槍身比較短小,因為采用優質鋼材的原故,重量也比較輕,口徑分有56毫米、65毫米和792毫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