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9章 告別舊時代(1/2)

作者:東方勝字數:5140更新時間:2021-07-24 11:49:10

    1875年1月,隨著中華聯邦第一顆人造通訊衛星成功發射後,地球進入了前太空時代。隨著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中華聯邦以每年三到五顆的速度發射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和資源探測衛星以及探月衛星等。

    根據分級,載人殖民飛船脫離地月體係前是前太空時代,進入太空殖民後期是後太空時代。

    隨著衛星技術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人類生活進入了電氣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時代。不過這個時代人們沒建那麽多水電站、火電站、核電站,而是家家戶戶都在用太陽能發電和風電設備——這絕對是安全環保的電力設施。至於水電站雖也算安全,可前一世別說白鰭豚和揚子鱷,就連江豚都滅絕了,還不能說明什麽問題嗎。至少洄遊性產卵的魚類是受不了水電站的。

    這一世中華聯邦做了一大堆的相關立法來保護物種的多樣性,例如內河禁止機動船航行以及撒網捕撈等。好消息是這些做法並非是無用的,至少根據宋海平所知道的,袋狼和紐芬蘭白狼等物種還是活了下來。因為保護得力,每一個漁場在漁汛期都有海量的魚群出現。

    這中間執行的過程中著實殺掉了不少不服法的刺頭,不過,每個司法人員都認為自己是為了人類的子孫後代,為了千百年之後海裏還有漁獲處死他們的,也就沒什麽心理負擔了。

    隻有林海洋和宋海平知道,這是暫時的,現在地球人口才十億出頭(中華聯邦內部就占了六億,中華聯邦之外也有幾千萬華人,另,黑奴白奴並不記入人口),各種資源相對豐富還能控製。等地球人口到了五十億六十億乃至一百億兩百億的時候,饑餓的人類會啃光每一塊地上的樹皮,甚至地下的觀音土。

    1880年,隨著曲率空間的技術被攻克。人類終於在理論上可以踏出太空殖民的第一步。有了曲空間技術,從地球三到十分鍾就能達到火星——地球和火星的距離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有了曲率計數,就不需要用火箭推進飛船進入太空,而是飛船在地球上進行一定的加速後開啟曲速機將空間彎曲進入超空間飛行的狀態。

    超空間飛行的狀態會對飛行員以及飛船中的人產生一定程度的失重感,同時超空間飛行的狀態是雷達和肉眼不可見的,這時期飛船內部的一切電子設備也將失效。這些狀態會持續到超空間飛行結束。

    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人類關於超空間飛行技術的科技是從鳥人外星人飛船那裏逆推得到的關鍵數據。

    在學園都市的指導下,地球第一艘太空殖民飛船在1881年的澳洲開始建設,在六十艘工業船不間斷的施工下,這艘能容納一千移民和大量物資以及工程機器人的太空飛船,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建好了,這個時代的人類從1870年開始載人航天到1881年移民火星,僅僅用了十一年。

    這個速度,在林海洋看來也是放衛星******了。

    1881年7月7日。這一年,人類進入後太空時代。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日子,中華聯邦決定實行宇宙曆,將1882年農曆春節作為宇宙曆的一月一日。

    中華聯邦內部做這些決定的時候,兩個幕後隱形的大佬卻在舊倫敦海德公園的遺址上。

    英國滅亡後,其所作所為被宣傳為各種邪惡行徑,當然從蘇格蘭場的故紙堆裏也找到不少罪證。

    這其中,最震撼林海洋和宋海平的就數馬氏與恩氏被秘密警察秘密逮捕秘密槍決。不過,最後兩人的屍體還是埋在了海德公園的演講角。這種事情,隻能說是天意了。

    在荒草半人高的演講角,宋海平先夾著小提琴演奏了一首小提琴獨奏《二泉映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