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五十四章 做官要謹慎(1/3)

作者:晨光路西法字數:6176更新時間:2021-04-22 19:04:26

    “楊書記,您想想,如果咱們把這條路修成了,全國各地如果沒有人搞過這個模式,那到時候,您就是這個模式的創始人了!”

    無奈之下徐君然看了一眼楊維,緩緩吐出了自己的殺手鐧。

    徐君然很清楚一個事情,那就是如今的華夏,正處於一個摸索探索改革開放合適方法的時期,的明白一些,現在這個時候,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最高首長的貓論提出之後,各地對於改革開放的種種摸索層出不窮。而這些所謂的探索,自然是有失敗有成功的,可問題在於,所謂的“經驗”,很多時候並不一定要有成功的範例,一個新的思路提出來,隻要理論上具備了可行性,現階段那就是很了不得的“政績”,為解放思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的直白一些,某一種思路也許未必要在當時見成效,隻要以後有人按照這種路子走,然後取得了真實可見的成績,那麽作為第一個提出這種模式的第一人,楊維所獲得的政績,將會是無法想象的。

    這就好像徐君然最早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想法,在李家鎮公社搞集體所有製經濟一般,隻要以後集體經濟發展起來,就必然有徐君然這個抹不去的功勞。

    對於任何一個官場中人來,這都是難以割舍的東西。

    官場中人發表意見,口頭禪總是“個人看法”。不同人“個人看法”,意思大不一樣。通常下級在上級麵前是謙虛的意思;上級在下級麵前個人看法,看上去也是謙虛的意思,其實是強調個人權威了。

    徐君然剛剛對楊維的話,也是緊扣著一個主旨,那就是這些東西,不過是自己的個人看法,如何定奪還要書記您來做主。

    歸根結底。是因為徐君然考慮的很清楚。做官的人,總是不隨便接受別人的勸告。尤其是下級官員的勸告。總接受別人的明示、暗示,會被認為是一種沒有能力的表現。自己給楊維的印象深刻,證明自己有能力就可以了,至於最終的決定權。還是應該交給楊維。

    果不其然。楊維琢磨了好半,最後才緩緩點頭道:“我再考慮考慮,你抽空弄個計劃書給我。我看看再。”

    他也不是那種衝動的人,這事情事關重大,必須要慎重再慎重之後才能夠決定。雖然徐君然描繪的前景不錯,可楊維早就過了那種被人幾句話就忽悠的神魂顛倒的年紀,他所要考慮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徐君然也不介意,點點頭:“我看您還是先給市委領導打電話吧。”

    楊維笑了笑:“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麽做。”

    徐君然起身告辭,準備離開楊維的辦公室。楊維想了想對徐君然道:“對了,你有空去一趟縣冶金廠,蕭提出要把這個廠子像李家鎮公社承包縣啤酒廠一樣承包給王家莊公社,我覺得還得你過去把把關。”

    官場上的領導,重要的不是凡事都親曆親為,具體實施。而是要按照工作程序。把各方麵的關係協調好,以造成對自己更為有利的局麵。至於領導藝術,無非就是拉幫結夥,籠絡人心的藝術。至於工作能力,各人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經驗和製勝的法寶。用不著鋒芒畢露。領導的才能主要體現在用人上,華夏自古以來就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知人善任的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