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92章 秘辛(五)(1/2)

作者:鋼城小草人字數:4438更新時間:2021-04-22 07:08:32

    “你也沒用見過亞特蘭蒂斯,你怎麽知道柏拉圖說的就是假的呢?”魯子鳴反駁道。=樂=文=小說

    “說的好,你已經開始質疑一切了,用懷疑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大衛凝視著魯子鳴道:“你說的沒有錯,我沒有看見,很多人都沒有親眼看見,但這並不能說明亞特蘭蒂斯就真的不存在,沒有文明的延續。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吧,上個世紀二戰前期,整個世界都還在使用化石能源的時候,為找到了一種新能源沾沾自喜”。

    “就在這時候,1932年由澳洲科學家馬克·歐力峰突然提出了核聚變理論,當時的學術界根本沒有涉及到原子裂變,核聚變理論就像從虛無中憑空出現,震驚了整個學術界,為此學術界真正爭吵了5年。當時的情況是,核輻射還未被學術界所接受,重力場約束、慣性約束、磁約束,這些可控的理論研究還在混沌之中,核聚變理論竟然先一步被發現了,難道不奇怪嗎?”

    “這些突發事情指向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我們重新回到發現諾亞方舟的高加索山脈,早在美國人間諜衛星發現諾亞方舟遺跡之前,當時蘇聯紅色政府便已經對高加索一帶進行了地毯式搜查,表麵上,當時的行動是打擊那些思想異己者,當地大批居民被遷移到人際荒蕪的西伯利亞平原,這件事情一直到蘇聯紅色政府垮台之後,部分機密文件才被陸續公布於眾,這些文件中竟然提到了核聚變,難道不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這些文件的日期早於1932年,是不是容易讓人聯想到什麽?由於東西方觀念的差異,很多資料在紅色政權解體時被秘密銷毀了,有人研究過沒有來得及銷毀的資料,發現裏麵有很多超出當時科技水平的資料,有些甚至到現在依然無法解釋。蘇聯人一直在努力解讀這些文件,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就部分加以運用。t34和戰爭末期出現的js係列坦克,以及活塞式航空發動機方麵的一係列成果,都是這些技術的逆向研究成果。正因為如此,希特勒最終沒能打贏斯大林,蘇聯人的技術優勢一直保持到戰後。1961年,他們發射了人類曆史上第一艘宇宙飛船“東方號”,赫魯曉夫維持出盡了風頭。”

    “事實上,察覺到亞特蘭蒂斯人存在的不僅僅是斯大林和西方國家,希特勒對這種神秘的智慧生命同樣有著聯係。隻不過,當時的納粹德國沒有發現類似高加索之類的遺跡,但是當時的德國依然從秘密渠道獲得了大量的資料,才有了後來的v2火箭和初期的核工業設施。很遺憾,二次大戰結束的時候,手稿原件被納粹分子焚毀,盟軍隻得到部分殘片,並根據保持固定形狀的紙灰,複原了其中部分內容。”

    魯子鳴沉思道:“這麽說,西方國家,包括美國都得到了來至亞特蘭蒂斯的遺跡資料?”

    大衛搖了搖頭道:“事情比你想像的要複雜一百倍、一千倍,希特勒在得到部分亞特蘭蒂斯的科技資料後,突然放棄了對英國的最後打擊,轉而開始進攻蘇聯,實際上,希特勒真正的目的是高加索的亞特蘭蒂斯遺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