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章 表演派係(2/2)

作者:二手男人當自強字數:8324更新時間:2019-03-09 11:17:42

    北電的宗旨和理念一直都是表現派為主,方法派為輔助的路子,與其並成為兩大巨頭的中央戲劇學院則是完全迥異的路子,方法派為主,表現派為輔助,而且還摻雜很多玩體驗派的。

    但是北電的人對於體驗派和方法派是很不感冒的,體驗派最早源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認為表演應該是“ruhful“(真實的),與lassialaing形成對比。在sanislavski'ssyse中,演員應該和角色是一個人,也就是,演員在表演時應該沒有“表演”的痕跡。角色就是演員,演員就是角色。在一開始的階段的時候,他認為einalery是最重要的raining,這嚴重影響了leesrasberg的美國ehdaing,也就是方法派。

    再後來斯坦總結和演變了自己的理論,將einal-ery(引用記憶)進化成了最初的方法派。

    方法派同時注重演員與角色要為同一人,所以演員應在開拍前完全進入角色當中,我們常見的扮演農民要先去當一段時間的農民,扮演警察要先去當一段時間的警察,扮演妓女要,額,扮演拉皮條可能也會先當一段時間拉皮條。。。

    我們經常聽到,演員跳不出角色,或者跳不出戲,就是大多數也是方法派的演員。

    中戲覺得作為一個純粹的專業的演員就應該忠於表演,忠於角色,比較青睞這一流派。

    而於飛鴻所在的北電則是比較青睞梅勒絲和艾德勒的表演理念,這兩人最初也是很反對斯坦的理論的,她們兩人認為方法派使用的情感記憶訓練,是很危險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會侵犯到演員非常私人的空間,在一些比較極端的電影當中甚至有可能給演員帶來身心傷害,留下瘡疤。

    在情感記憶訓練中,你經常會看到一大波人坐在一起哭的昏黑地,觸目驚心。

    人嘛,總是有一些事情埋在心裏很深很深,不願意想起來更不願意提起來,但是方法派會不斷地打破這個原則。

    然後到了194年的時候艾德勒跑去問斯坦,斯坦叔叔,你的這個理論是不是有些過啊,斯坦卻回答我現在已經不玩那個了,我現在玩的是以規定情景然後以即興表演為基線的路子了。

    再然後回來梅勒絲和艾德勒都開始尋找自己的風格,發展了屬於自己的流派,自然流和方法派。

    至於自然流你沒聽過,並不代表不存在,舉個例子程道明就是這一類,程道明被很多人成為戲霸,一場戲,拍十次,場場不同,但是場場出彩,這就是功力以及自然流派的魅力所在。

    表現派更多的是自然流派的簡化版本,畢竟演員與演員不同,而國與國的不同,文化素養風情等等導致演變進化到現在。

    當然了,這些都和李勝沒什麽關係,但是剛一一時之間隻是有些八卦和欣喜。

    為什麽呢?

    一,李勝是於飛鴻推薦來的,想來應該是關係匪淺,但卻走著和於飛鴻迥異的路子,不知道於飛鴻怎麽想。

    二來呢,是因為李勝目前的演技雖然看起來還很稚嫩,但是有進化的空間,這個就是賦,演技可以後練習,但是賦不行,就衝這個,剛一很期待李勝未來在劇組的表現,以及,未來能在娛樂圈的路上走到哪一步。

    ……

    ps:首先聲明,表演派係我並不是很懂,我隻是找找資料,按我自己的理解寫的,請勿較真,謝謝,求收藏推薦,求一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