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章 江夏蠻 揚州亂局(2/2)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7578更新時間:2019-03-09 14:08:36

    江夏蠻經生息繁衍,勢力迅速發展,還形成了“蠻多土少”的局麵,始終與東漢政府相對抗,靈帝建寧二年江夏蠻舉義反抗,被州郡兵所鎮壓,光和三年再度起義,並聯合廬江黃穰等夷民,隊伍發展到10餘萬人,堅持鬥爭達數年之久,亦可見其蠻民之多,勢力之大。

    數年後在廬江太守陸康的鎮壓下失敗。

    而現在,在他們還沒被鎮壓剿滅的時候,黃巾起義就爆發了,兩股叛亂合並起來,發揮的力量就不是地方守軍能夠抗衡的了,江夏、廬江治下的一些縣城紛紛被攻破,損失慘重。

    至於他所的其他幾方勢力就比較有名了。

    西涼羌胡是鮑鴻一直身處所在的,雖然鎮壓羌族他不是主力,但是不管是前麵的張溫還是現在的馬援等都是他或者他的屬下在配合作戰。

    北方鮮卑、匈奴就更不用多了,白馬將軍公孫瓚的名頭就是對付他們殺出來的。三國曆史上袁紹、曹操等也一直都派遣兵力鎮守在北方邊境。

    五溪蠻,相比於羌胡、鮮卑等,五溪蠻的名號並不大。但是在三國之中,相較於軻比能之類的人物,反倒是五溪蠻的首領沙摩柯的名頭比較響亮。

    五溪番王,為劉備伐吳的援軍。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伐吳期間,曾一箭射殺東吳猛將甘寧。後劉備兵敗,沙摩柯被東吳大將周泰殺死。

    山越雖然名聲不響,其實也是因為演義並不怎麽著重描述的關係。

    就像北方一直是中原曹魏的心腹之患,南蠻也需要諸葛亮七擒七縱,費心平複才能解決一樣,山越對東吳的性質同樣也是如此。

    呂範、程普、太史慈、黃蓋、韓當、周泰、呂蒙、陸遜、諸葛恪等等都曾經負責過鎮壓山越的事情。經過孫武數十年的殘酷征討,雖然直到南朝末年,甚至隋初史籍中仍有關於山越的零星記載,但絕大部分山越此時早已同漢人完全融合。

    至於戴風,則是曆史上另一股起義軍。

    這個還是要廬江的事情。

    廬江太守陸抗評定黃穰引導的蠻族起義之後,朝廷就換上了羊續來繼任廬江太守之職。

    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平二年,是曆史上黃巾起義已經被鎮壓的時候了。不過黃巾主力被鎮壓,各地黃巾亂軍依舊沸沸揚揚。羊續上任後,揚州出現黃巾軍,攻打舒縣,焚燒城郭。羊續征募舒縣中二十歲以上的男子入伍,皆發放兵器上陣,羸弱的人就負責背水滅火。等到匯集了數萬人,羊續率軍大破黃巾軍,廬江郡的黃巾軍被平定。

    之後,安鳳縣出現以戴風為首的叛亂軍,羊續又率軍擊潰敵軍,斬首三千餘級,生擒渠帥,其餘叛軍均免罪為平民,並發放農具,讓他們參與農作。

    而如今,前麵的黃穰還沒有平複,後麵本來是一兩年後出現的義軍提前爆發,幾個義軍一起發揮作用,整個揚州陷入了無盡的戰亂之中。

    話回來,廬江這兩任太守都不是什麽無名之輩。一個是吳郡陸家子弟,從孫乃是在夷陵一把火滅掉了劉備眾多有生力量的陸遜。另一個世家雖然不夠顯赫,也就和鮑家差不多的檔次,卻是西晉初年名將羊祜祖父。

    可惜,雖然雙方都不簡單,但是決定揚州局勢的卻不是他們。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