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三章 民心向背(2/2)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6298更新時間:2019-03-09 14:08:47

    劉表那邊也是有了準備的,畢竟馬上就要開春播種了。要是百姓流離失所,導致沒有人去開墾,種地的話。那對百姓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同樣的道理,黃巾起義才一年不到,上一季播種的時候,還是張角主持大局,壓根就不會利用政治掌控民心。隻會一些旁門左道蠱惑人心而已。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各地的反王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多數都是世家豪門出身的,做到諸侯王治理一方那隻是成為大統下的皇帝的存在,對於政治的運用可就不一樣了。

    別的不,直接來個分田到戶,分分鍾民心所向好不好?這種事情,那些農民出身的義軍還真會這麽做。尤其是秦末、兩漢時期的義軍,他們可不像黃巾屬於失敗者,陳勝被官方剿滅不,樊崇他們可是滅掉了官方大量的兵力,甚至攻破都城的家夥,對於這方麵的鬥爭是有著很多的經驗的。很多策略方針更是得到證實的,嚐過甜頭自然會繼續運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等到開春,各地反王開始收買人心,治理下的時候,那才是真正斷送大漢國運的關鍵。

    實在的,早期不管是怎麽安撫也好,治理也罷,終究隻是紙上談兵而已。或許放糧之類的事情會受到效果,問題是舍得放糧的恐怕並不多。

    但是到了開耕的時候,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首先從根本上來,屯田製度還沒提出,漢朝的製度大多數還是沿用的秦朝的軍工製度。

    秦統一後軍功爵發展成為一套完備的二十級爵製。凡有爵者,均可據其爵位高低獲得相應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秦政府重視軍功爵製的貫徹落實,“從上到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評議、頒賜軍功爵的機構,並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在中央有太尉、主爵中尉主管軍功爵的工作;在各級軍隊中,建立了勞、論、賜一套評功賜爵的程序;在地方有縣丞、縣尉頒賜得爵者應得的食邑、土地和其他獎賞”。“

    雖然文景以後,由於大規模戰爭的結束,軍功爵製失去了原來獎勵軍功的作用,漢朝政府不僅濫賜民爵,而且還將軍功爵賜給不與戰事的後宮嬪妃,還大量賣爵。不僅政府出賣爵位,貧困百姓也可自賣自爵。到西漢末年,軍功爵製遂走向衰亡。

    東漢豪強地主勢力膨脹,察舉、征辟製的推行和募兵製的興起,使軍功爵完全失去了獲得官位和減免賦役的作用,人們得爵不喜,奪爵不懼。

    但這也隻是對於爵位的看法,在分工上麵來,士兵終究是靠戰功,而不會徹底放下訓練去種田。

    所以,哥哥藩王軍閥其實也是需要有人去耕種治下的田地的。

    既然如此,讓百姓去種田豈不是兩全其美?這種好事,他們豈能不做?(未完待續。)u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