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4章 辭賦 儒術(2/4)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928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21

    張衡製作獨飛木雕,是模仿鳥類高空翱翔的滑翔翼型設計。

    張衡曾參加過在漢安帝延光二年的一次曆法大討論,據《後漢書·律曆誌》記載,張衡時任尚書郎。這次大討論的起因是,有人從圖讖和災異等迷信觀念出,非難當時行用的較科學的東漢《四分曆》,提出應改用合於圖讖的《甲寅元曆》。又有人從漢武帝“攘夷擴境,享國久長“出,認為應該倒退回去采用《太初曆》。張衡和另一位尚書郎周興對上述兩種意見提出了批駁和詰難,使這二宗錯誤意見的提出者或者無言以對,或者所答失誤,從而為阻止曆法倒退做出了貢獻。張衡、周興兩人在討論中還研究了多年的文觀測記錄,把它們和各種曆法的理論推算進行比較,提出了鑒定,認為《九道法》最精密,建議采用。的確,《九道法》的回歸年長度和朔望月長度數值比《太初曆》和東漢《四分曆》都精密。

    立法這個鬼,本身就是那個文學而已,白了還是張衡這家夥的科學研究專業而已算不上什麽專業展。

    關鍵不是專業方麵的水平,而是儒術這個玩意啊。

    張衡是漢賦展史具有巨大貢獻,在他作賦的生涯中,較全麵地繼承了前代賦家的賦心與表現手法。大賦則遠紹司馬相如《子虛》,近取班固《兩都》而有《二京賦》;騷賦則上追屈原《離騷》、下蹤班固《幽通》作《思玄賦》;七體則步枚乘《七》、傅毅《七激》作《七辯》;文賦則依東方朔的《答客難》、班固的《答賓戲》作《應間》。其他還有受揚雄《蜀都賦》啟作《南都賦》;效傅毅《舞賦》而再作《舞賦》等。以上所舉,雖皆屬模擬,成就又有高下之分,但也都確實不同程度地顯現出了藝術上的創意。更突出的還在於張衡能融匯貫通,極富創造性地以《歸田賦》,實現了漢賦主體從鋪采摛文、閎衍巨侈、重體物而淹情誌,向清新爽麗、短精練、情境相生的轉變,而掀開了抒情賦的創作時代,為述誌賦注入巨大活力。張衡的大多數作品都表現出對現實的否定與批評,他探討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尋合於自己理想與性格的生活空間。張衡賦的代表作曆來公認為是《二京賦》、《思玄賦》和《歸田賦》。

    《文心雕龍》稱“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則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而皆寶也。”

    張衡曾著有《周官訓詁》,崔瑗認為與其他儒生的解沒有區別。他又想繼孔子《易》補正《彖》、《象》的殘缺,始終沒有完成。他所著詩、賦、銘、七言及《靈憲》、《應間》、《七辯》、《巡誥》、《懸圖》等作品,共三十二篇。

    東漢讖緯之學風行於世,自東漢建國後,儒生爭學圖緯,更附以妖言。張衡認為圖緯虛妄,不是聖人之法。於是上疏認為“國讖虛妄,非聖人之法。“並認為“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國讖。一禁絕之。“被稱為張衡“反讖緯的思想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