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0章 西涼軍(1/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1892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24

    而漢景帝對於晁錯,那完全是沒得比啊。

    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因景帝寵信晁錯,沒人敢公開表示反對,隻有竇嬰不同意,從此和晁錯結下了怨仇。

    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諸侯嘩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晁錯強行削藩,冒著極大的風險。晁錯的父親勸解無效,服毒自盡。

    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消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禦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時逢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曾當過吳國丞相,於是景帝問計於袁盎。袁盎認為吳楚七國造反不足為患,並請求景帝屏退旁人,獻策:“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複原來封地;隻要斬晁錯,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國,恢複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景帝默然良久,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於是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袁盎獻策十多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準了這道奏章,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於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雖然最終結果來,景帝很順利的鎮壓了七國之亂,而晉王則被三家吊打瓜分。但是也不難現,對於春秋戰國來,就算是政治多少還是有點節操在裏麵的,到了漢代,隻能要臉,要節操你就輸了。

    那麽話回來,對於百姓究竟是以德為主還是以詐為主呢?其實不用多,除了偶爾被諸子百家那些人洗腦了的君主,才會考慮以德來收攏人心,大多數還是靠詐術吧。

    記得有些家言,三皇不,至少五帝時期可能就開始流傳千術、詐術刷名聲獲取皇位的法了,比如竹書就記載了舜帝的事情,而禹帝的獲得禪讓也有黑幕。

    這個就扯遠了,畢竟隨著諸子百家的思想宣揚初期,還是有一批信眾信奉這個事情的,而且那些農民出身的隊伍,比如英布這種早期盜匪之類的出身,對於繳獲分配如何服眾的問題還是比較了解的。

    所以到底,鮑鴻對於賈詡的法抱有十二分的懷疑。

    考慮這個問題,先第一個要素就是知己知彼。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站在賈詡的角度來看,對於鮑鴻的了解應該是在當初前往荊州的那段時間。

    那會鮑鴻的智囊團應該是以淩敬為主。淩敬的能力雖然不差,但是實在的和賈詡還是有所差距的,恐怕經過幾次接觸就已經把淩敬摸透了。

    所以,賈詡前來必定已經是考慮過淩敬的存在了,那麽他的計劃就不可能是表麵上這麽簡單的。

    淩敬為人足智多謀,有大誌,原為竇建德帳下主簿,由於屢獻其策,竇建德讓他當任國子祭酒,成為竇軍重要謀士之一。在後來的虎牢關之戰中,向竇建德獻“進攻懷州、河陽,大張旗鼓做出欲進攻汾州、晉州的姿態,使李世民不得不退兵”,竇建德已打算采納淩敬的建議,但王世充的使者相繼於道,在竇建德麵前痛哭哀求,同時又賄賂竇建德左右大將,讓他們幫忙。這些人在竇建德麵前紛紛貶低淩敬,他書生不知軍事,他的話怎麽能信。竇建德最後沒有采納淩敬的建議,繼續與李世民相持,結果導致敗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