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3章 抽一把(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1738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42

    “不急,分分鍾的事情,走了個李世民老子很不爽,感覺給我來一把!”鮑鴻笑道。

    係統也不再勸鮑鴻,直接開始召喚。

    “宿主使用95勝績點召喚政治9-1的文官!”

    “確認!”

    “第一名候選武將,南宋名相胡銓,政治91。”

    “什麽鬼?南宋感覺都是一群坑貨,有靠譜的丞相嗎?”鮑鴻聞言就是眉頭微皺,對於南宋實在是沒啥好感,武將還罷了,文官方麵實在是不看好。

    胡銓,字邦衡,號澹庵,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愛國名臣,廬陵“五忠一節“之一,與李綱、趙鼎、李光並稱為“南宋四名臣“。

    高宗建炎二年,胡銓登進士第。初授撫州軍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銓募鄉丁助官軍捍禦。後除樞密院編修官。秦檜主和,胡銓抗疏力斥,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但遭除名,編管昭州,移謫吉陽軍。秦檜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複奉議郎,知饒州。曆國史院編修官、兵部侍郎,以資政殿學士致仕。

    總的來,本質上就是因為大宋的奸臣乃至是奸相實在是太出名了,所以那些個忠臣(文官)要是沒有什麽演義來吹一下,基本上就是泯滅在浩淼如煙的人群中,沒啥知名度。

    話雖如此,鮑鴻心裏基本上還是持否決態度的,畢竟隻是維持局麵,按照上麵的框架做事而已,並不能夠扭轉大宋政策的腐朽。

    “第二名候選武將,明代政治家徐光啟,政治9。”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他精通文曆法,是明末改曆的主要主持人。他對農學也頗有研究,曾根據前人所著各種農書,附以自己的見解,編寫了著名的《農政全書》,全書有六十餘卷,共六十多萬字。明朝末年,滿族的統治階級從東北關外屢次動戰爭,徐光啟曾屢次上書論軍事,並在通州練新兵,主張采用西方火炮。他是一位熱愛祖國的科學家。

    雖然徐光啟博學多才,但一直懷才不遇。直到4歲時,他才在翰林院做了個官。懷著一腔報國之心,他曾數次向熹宗皇帝建議鑄造經他設計的“西洋大炮”,但都沒有被采用。短短的7年時間,徐光啟的官運三起三落,最後離職回家。從此,他更加專心致誌地從事科學研究事業。幾年間,他與好友利瑪竇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科學著作,成為我國介紹西方科學成就的先驅者。

    崇禎皇帝繼位以後,徐光啟被重新召回,並被任命為禮部尚書。為了重修曆法,他不顧保守勢力的懷疑、冷嘲和阻撓,僅用4年的工夫,就主持編成了《崇禎曆法》。這部書共1卷,大部分由他修改審定。

    徐光啟一生著作很多,除翻譯外,還有關於自然科學的學術著作,如《測量異同》《勾股義》等等。但他一生傾注心血最多的著作還是《農政全書》。他前後花了幾十年時間,收集材料、實地考察、分析研究,寫出了這部對農民非常有用的科學著作。這部書共5多萬字,分作6卷、1大類,從墾田、種植、農事、水利、農器製造、樹藝、牧養,一直講到除蟲、荒政,真正是農業方麵的百科全書。

    《農政全書》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前者是全書的綱,後者是實現綱領的技術措施。所以在書中人們可以看到開墾、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尋常的內容,並且占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其他的大型農書所鮮見的。以“荒政“為類,其他大型農書,如漢《泛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雖然亦偶爾談及一二種備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禎《農書》“百穀譜“之末開始出現“備荒論“,但是卻不足字,比不上《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中,“荒政“作為一目,有18卷之多,為全書1目之冠。目中對曆代備荒的議論、政策作了綜述,水旱蟲災作了統計,救災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後附草木野菜可資充饑的植物414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