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4章 還是地煞(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1798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44

    呼延灼派係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後,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討軍的軍官,是呼延灼,韓滔,彭玘,淩振等4人。

    關勝派係是一個比較大的派係,主要是梁山大名府時,朝廷派出的兩支征討軍的軍官,共有關勝,宣讚,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加上關勝收服的原大名府上校團長索,共6人。

    張清派係是梁山打東昌府收服的東昌府政府軍軍官,張清,龔旺,丁得孫人。

    。”單廷珪是水滸排名第四十四位,在七十二地煞星排第八為地奇星。綽號“聖水將軍”,之所以稱他為“聖水將軍”,是因為他善用水浸兵之法,俗話就是“水淹”。

    單廷珪在圍剿梁山兵敗後歸順了梁山泊眾好漢,之前他是淩州團練使,上梁山後他成了馬軍彪將兼聖水營都統,與林衝,董平,魏定國鎮守梁山正西旱寨。他是一名有勇有謀的人。因為從單廷珪大戰大刀關勝是可以看出。單廷珪與魏定國一起大戰郝思文與宣讚。四個人交纏在一起,不時出兵器碰撞的聲響,遠看如同千軍萬馬在廝殺。就在這時,聖水將單廷珪生來一計,帶領魏定國與眾將士向本陣詐退。宣讚,郝思文二人連忙追去,但見兩隊步軍向他們圍裹將來,便一齊撥轉馬頭,往自陣跑去。這時單廷珪飛馬向前,將他們活捉去了。真乃是“錦囊妙計擒雙賊,智勇雙全數廷珪”!實在是在點子上了。

    “亂入第四名武將——水泊梁山馬軍彪將,地猛星神火將魏定國。統率85,武力84,智力77,政治66。”

    魏定國原是淩州團練使,精熟火攻法,上陣專用火器取人,人稱“神火將軍”。與單廷珪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征,就被關勝圍在淩州城裏,後退無路歸順了梁山。排馬軍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八位。是梁山第四十五條好漢。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梁山泊中,朝廷命官不少。許多朝廷命官之所以上梁山,是因為戰敗被擒捉而歸順的。在這種大氣候下,魏定國的上梁山,就顯出有幾分光彩來。魏定國與單廷圭一樣,都在淩州當團練使,戰時需要,擔負起剿滅梁山泊的重任,與梁山交戰,戰告捷,擒捉了宣讚,郝思文,後與關勝對陣,頗有威風:“淩州陣內,早飛出五百大兵,穿,絳衣,手執火器,前後擁出有五十輛火車,車上都滿裝蘆葦引火之物。軍人背上,各拴鐵葫蘆一個,內藏硫黃焰硝,五色煙藥,一齊點著,飛搶出來。人近人倒,馬過馬傷。關勝軍馬四散奔走,退四十餘裏紮住。”這位聖火將軍,倒真有幾分了!後因淩州失陷,魏定國奔中陵縣屯駐,先是“同仁”單廷圭去勸,再是關勝親自去請,魏定國方才歸依梁山,真所謂不亢不卑,頗有幾分光彩。

    客觀地,魏定國的這種光彩,其實又是他的不光彩。上梁山的官員,大多是被擒後無可奈何地投降,不然隻有死路一條,而魏定國所處的環境卻不是這樣。他還有自已的城池,還有自已的有生力量,完全可以為國家繼續作貢獻,為何要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而憑意氣憑感情投降呢!

    不管怎麽,魏定國憑借自己的才華擊退關勝的百萬大軍,真是了不得。魏定國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勇猛將軍,魏定國的勇似關羽斬華雄,他的謀似諸葛亮七擒孟獲。生活中魏定國風流瀟灑,禮貌待人;魏定國勤學武藝,爽爽快快。魏定國原是淩州與單廷珪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征,就被關勝圍在淩州城裏,後退無路歸順了梁山。他與單廷珪號稱“水火二將”,排馬軍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八位。

    “亂入第五名武將——水泊梁山行文走檄調兵遣將,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統率6,武力7,智力8,政治77。”

    《水滸傳》裏號稱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書中當時著名書法家,善寫當時蘇、黃、米、蔡四種字體,濟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州,吳用獻計讓戴宗請聖手書生蕭讓和善刻金石印記的玉臂匠金大堅到梁山偽造蔡京的文書,以救宋江。是梁山第四十六條好漢,星號地文星,職務為行文走檄調兵遣將。征方臘前被蔡京留住。結局在蔡太師府中受職,作門館先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