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08章 封賞(2/2)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5806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55

    東漢三台之一的謁者台的監營謁者正是掌奉旨外出監督常備營兵的謁者,也就是所謂的監軍,可以後來太監監軍的原型。

    監軍大致分為常設監軍和臨時差遣監軍兩種類型,常設監軍主要包括護軍、部郡國從事、監黎陽營謁者、北軍中候、使匈奴中郎將等,臨時差遣監軍有監軍使者與將軍兩種身份。其中尤以監軍使者的地位突出,監軍使者主要有四種:大夫、禦史、謁者和中郎將,後三者監軍為東漢監軍製度的主要形式。此時,不但中央直轄軍主力、地方州郡兵、營兵和軍屯兵均設有監軍,且歸附漢朝的南匈奴軍也概莫能外,置使匈奴中郎將監護其眾。

    東漢監軍製度從光武帝時的確立到殤帝時的轉折,最後到靈帝中平時的瓦解,經曆了三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監軍使者主導地位的確立與當時的曆史背景關係密切。第二階段監督對象由第一階段的主監將領轉變為主督州郡,原因是安帝即位後各地起義不斷,且範圍擴大,州郡常募兵鎮壓,軍事力量增加,特別是州刺史兵權的擴張,加之所募之兵時有反叛,朝廷不得不加以防範,從而使監督對象發生轉變。第三階段監軍製度在中央直轄軍窳敗、家兵興起的軍事背景和黃巾起義爆發的大浪潮下崩潰,

    不過,到了今這個時期。黃巾義軍,地方豪強以及中央三者之間反而進入了不穩定的平衡階段,雖然不穩定,甚至可能隨時爆發,但是反過來卻又是三足鼎立,可能慢慢會消彌其中的不穩定因素,慢慢形成新的格局。

    既然如此,那就大家一起分享,相互製衡。

    監營謁者也就作為輔助,安排各路將校去地方擔任營兵統帥,和地方豪強的私兵(太守郡縣兵馬),各路義軍的兵馬相互製衡。

    當然,這個軍製主要是針對義軍存在的州郡。

    這個時候能夠稱得上各路將校的,基本上也都是在地方上有不的根基的豪強,否則也不可能拉的出隊伍來打仗。至於在中央爬上位出來打仗的也是如此,沒有人脈基礎怎麽爬的上校尉級別?

    而漢室的安排也很有技巧,你是這邊出身的將校“軍閥”,那就安排你到那邊去做營兵校尉,在一個新的地方沒有群眾基礎,難免就要和地方交涉。若是平常也就罷了,像劉表單騎入荊州,地方豪強也都勉強配合,換去利益。可是現在地方上州郡長官,義軍,豪強相互對峙,把名下的人口給你做營兵,那我哪有力量保護自己不被其它人做掉?

    所以到時候難免就是幾方相互爭鬥相互妥協,而中央自己抽身事外,看看形式還能考慮支持這個打打那個,等到大家力量消耗差不多的時候再出來收拾殘局。

    不過,這卻是徹徹底底的陽謀,送上門的肥肉哪怕是群狼環伺,那也要咬了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