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2章 封賞2(2/2)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6730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57

    不過,這次既然是大朝會,漢帝就不得不問一問這家夥的政績了,很明顯的結果自然是不用多的。

    貶職是必須的,至於是不是要弄死那就不好了。不過,總比被當地的起義軍弄死好。

    換上去的益州刺史名叫趙溫,也算是三公世家級別的賢能,在益州地方上更是聲望卓著,堪當大任。

    趙溫,趙典侄,趙謙弟。初為京兆郡丞,歎道:“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官歸四川。正遇家鄉災荒,慷慨施放家中積糧賑救饑民。

    後來這家夥在獻帝時期一直蹲在九卿位置上,能力絕對妥妥的。

    他爺爺趙戒,字誌伯,蜀郡人,曆仕漢安、順、衝、質、恒五帝,五朝元老。趙戒於漢順帝、衝帝、質帝、恒帝之世曆位三公,登特進。屢居公輔,免憂患於無妄之世。

    叔父趙典也已經過世,不過卻也是在三公九卿位置上換來換去的厲害角色,兩代人經曆了五六代皇帝,在官場上積累下來的人脈是難以估量的,刷個刺史絕對沒問題,進中央也就是看他自己高興的。

    再益州的局勢,五鬥米道教在巴蜀地區已經是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不過這個時候張魯他們還沒有穩定的據點,所以倒也沒有發展成黃巾那般席卷下的模式。

    不過,畢竟從張道陵開始影響了巴蜀好幾代人,雖然五鬥米道教本身沒有起事,但是有些人卻是借著這個社會環境和群眾基礎,把如火如荼的黃巾太平道拉了出來,對益州各地也造成不的影響。

    起事於綿竹的馬相,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數千人,先殺綿竹令,破壞鄉縣,自稱“子“,眾至十餘萬人,,雖然沒有攻下益州府衙,斬殺郗儉,卻也危及到了益州的安危,也是導致郗儉被拿下的一個原因。

    申耽、申儀兄弟,在上庸聚眾數千家,與馬相相互響應,同時設法與黃巾主力聯係,這次倒也是準備和漢室聯係,不過對於益州這種規模叛逆,漢室並不準備股息。但是對於益州本身來,也是一個不的禍患。

    蜀郡太守王商,也是所謂的名士類型人物,荊州牧劉表、大儒南陽人宋仲子仰慕他的名聲,都和他交好,許文休稱讚王商是“中原的王景興之類的人物”。

    也就這類人物適合東漢這個孝廉製度的選拔模式,真講怎麽政治家還不一定刷得了這麽高的聲望。

    這個就不去多,作為下名士,在益州士族那裏也是有很大的麵子的,這一點對於郡守的執政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營兵校尉趙韙,也是益州地方上的名士,反正那個地方偏遠、偏安地區,競爭壓力不是很大,基本上地方推薦很容易就上位。

    犍為郡太守任岐,也是益州蜀郡地方上的名士,倒也無需多。他那邊多少也受到了益州逆賊馬相、趙祗等威脅,也算是有點麻煩的地方。

    營兵校尉則是賈龍,卻是比較勇猛擅於兵事的人才了,曆史上馬相號稱數萬人入寇,被賈龍組織數百人打敗了,可見一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