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五十九章 賢惠的張蒹葭(1/3)

作者:任國成字數:12586更新時間:2019-03-10 05:39:53

    崇禎十七年六月八日,岱山高亭港。

    碼頭,任思齊前來為去日本貿易的茅十八等人送行。

    五十餘艘帆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浩浩蕩蕩的出了高亭海灣。其中有載滿貨物的海船二十一艘,更有護航的戰船三十餘艘。

    為了增強艦隊的戰力,任思齊把自己的座艦“公主號”讓給了茅十八。

    這麽大的艦隊放眼東海,除了福建鄭家幾乎無人能敵!荷蘭人雖然厲害,可也抽調不出這麽多的船隻去日本。

    所以,在安全方麵任思齊並不擔心,唯一可慮者就是風浪。

    可出海就是這樣,出海貿易就是與鬥與地鬥、與莫測的風浪鬥,冒著莫測的危險跨越遼闊的海洋,賺取那無盡的財富,這才是出海最讓人沉迷的地方!

    若有可能,任思齊真想親自帶隊出海。可惜,岱山這邊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親自去辦。

    比如,去山東招募流民。

    一個月前的山東之行,招募了三千多山東流民,連同原來的步兵,組成了兩個營兩千人的步兵。

    經過這一個月的磨合,這些山東移民也都適應了岱山的生活。種地的種地,做工的做工。當然,青壯男子都要當兵。

    岱山的生活比之山東可強了不知道多少倍,在這裏每都能吃飽飯,再也不用擔心隨時會丟掉性命。

    壯丁們當兵每月都有餉銀,婦人們在罐頭工廠做工每也都有收入,每一家又租了幾十畝的田地,已經種上了秋稻。再過兩個多月秋稻收獲,上交一半給巡檢司,每家也都會剩下十多石糧食,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岱山水軍現在已經形成了規模,可是步兵數量太少,這也是任思齊急著去山東繼續招募流民的原因。

    可是在去山東前,必須要做好流民來了後安置工作的準備。

    岱山島現在百姓近萬人,耕地開的也差不多了。能安置的流民數量有限,再來了流民,就隻能安置在其他島嶼上。

    目前岱山島控製的島嶼數量有幾十個,可是真正能大量安置流民的島嶼不是太多。

    位於岱山東側的大長塗島雖然麵積不,整體麵積足有岱山的一半,可是大部分都是丘陵山地,能耕種的麵積極少,最多能安置幾百戶流民。

    岱山南邊的秀山島麵積也不,為傳中三仙山之一的方丈山所在,風景秀麗是觀光的良地,可惜大部分都是山巒,剩下的則多為灘塗,就是沒有多少耕地。

    麵積大些的島嶼還有岱山北麵的大衢山,麵積有岱山的三分之二大,倒也能開五六千畝的耕田。更讓任思齊動心的是,在大衢山中部有麵積達三千多畝的鹽田,若是充分開,采取曬鹽法,每年能生產出數萬石海鹽。這將是岱山另一處經濟來源。

    最適合移民的其實是金塘島,在舟山群島幾乎所有島嶼都是山巒多平地少,唯有金塘島平地很多,能開的耕地達兩萬多畝,不過大都未曾開。

    島上有島民兩千多人,其中大半是屬於舟山參將府的軍戶,所以島上開出來的五千多畝土地都是屬於舟山參將府。

    若是能占據金塘島,就能開出來耕地兩萬多畝,另外山地可以種植果樹,足以安置五六千百姓。

    可是任思齊現在與舟山的關係實在微妙,想把移民安置在金塘島,必須征得一個人的同意,那個人叫黃鳳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