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668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02

    任思齊結果冊子一看,就見封麵上寫著“岱山軍步兵訓練操典”幾個俊逸的大字。

    “彥直兄好書法!”任思齊讚歎了一聲,繼續看下去。

    李彥直這本冊子主要寫的是他擬定的步兵訓練章程,在原來岱山軍訓練條例的基礎上添加修改了許多。

    原來岱山軍訓練條例側重於陣列,要求無論何時陣列必須整齊。反而對於士兵個人技藝的訓練不是很重視。

    這種訓練講究的是配合,能夠練出一支強兵。可是也有他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當軍隊陷入亂戰時,當來不及擺出嚴整的隊形時,士兵們會顯得無所適從,戰鬥力下降。

    要知道戰場的情形千變萬化,地形也各種各樣,不是什麽時候戰鬥都有時間讓你戰列整齊的。

    以往岱山軍就是太不重視訓練個人的戰技,才導致在膠州之戰中損失慘重。

    李彥直重新修訂了訓練條例,在陣列訓練的基礎上添加了個人技藝的訓練。

    訓練從個人的體力耐力到戰鬥的本領應有盡有,李彥直規定,在新兵訓練期,除了練習陣列以外,所有士兵每早上都要負重行軍二十裏,下午進行個人戰技訓練。

    火槍兵練習射擊度準確度,雖然這個時代的火槍子彈是圓的,也沒有膛線,命中率很低,二十步以外就不能保證射中,隻能靠排槍的形式殺敵。

    李彥直規定火槍手訓練時靶子就放在二十步外,讓火槍手練習射擊。

    長槍手則訓練他們力度和精確度。李彥直專門設置了舉石鎖訓練方法鍛煉長槍手的臂力和腕力,在膠州和滿兵的戰鬥中,好多士兵明明刺中了滿兵,卻不能刺透滿兵的三層鎧甲,這就是力氣的不足。

    當然要練成好的槍術靠閉門造車不行,還要掌握住出槍的勁方式,一個槍術好手能一槍刺穿一棵堅硬的樹木,而往往比他力氣大的卻做不到這些。

    為此李彥直找到了一個真正的用槍好手,楊斌,滄州人,相傳是宋朝楊家將的後人,使得是一手好槍,“濟王”朱帥炊舉兵反順時,楊斌加入了明軍,後來滿清入關,朱帥炊在王鼇永等人勸降下繳械投降,降了滿清。軍中好多人不願投降,與清兵幹了一仗,不敵,軍隊被打散。楊斌便投奔膠州的親戚,他的親戚恰好是李彥直的鄰居。後來楊斌便和親戚一起投奔了岱山。

    李彥直向任思齊推薦了楊斌之後,任思齊特意讓楊斌展示了一下本事,果然名不虛傳,一個旗的長槍兵根本不是楊斌的對手。楊斌的槍法不僅穩準狠,而且力道極足,能輕易的刺穿樹幹而長槍不損,大槍使將起來,能抖起三朵碗大的槍花。

    在楊斌之前,任思齊見過的武藝最高之人就是黃鳳舞,可是現在在任思齊看來,三個黃鳳舞加起來恐怕也不是楊斌的對手。

    看到楊斌的武藝後,任思齊大喜,當即加封楊斌為總旗,擔任新兵的槍棒教官。要求楊斌教授士兵們使槍的力技巧,並傳授一些適合戰陣的槍術。

    楊斌是個實在的莊稼漢子,被委以總旗之職後當即大喜,跪地向任思齊磕頭,表示一定會全力教授士兵們槍術,絕不藏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