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冬天(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478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04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崇禎十七年年末。  Ww WCOM

    這個冬是岱山島實力快擴充之時,從山東遷移而來的數萬百姓徹底的適應了岱山的生活。

    岱山不比北方,地處海島,氣候要比山東溫暖濕潤的多。所有遷移來的百姓這幾個月來都建好了自己的房屋,開墾出大量的耕地,就等著春到來時播種。

    從倭國回來的船隊帶回了三百餘萬兩銀子,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數目,任思齊手中的資金一下子充足了起來。

    無數的船隊被派了出去,前往江浙各地采購物質。糧食油鹽,針頭線腦,布匹木炭,盔甲武器,現在的岱山島什麽都缺。這種瘋狂采購直接導致了江浙一帶的物價飛漲,大米從三兩銀子一石狂漲到五兩銀子。

    雖然從倭國回來時,采購了數十萬斤的銅鐵,岱山島上的武器作坊在梁九帶領下正加班加點的打造武器,可畢竟岱山工坊的匠人隻有數十個,產能太差。生產出的武器根本供應不上兩萬多大軍。

    除了火槍大炮有岱山的火器作坊製作以外,其他的軍需武器統統外出采購。

    這個冬,杭州的各種工坊比往常忙碌了許多,來自岱山的龐大訂單讓很多工坊主樂的合不攏嘴。

    兩萬五千套鴛鴦戰襖,一萬五千條長槍以及同等數量的盾牌,大量的火器如萬人敵、一窩蜂、集束火箭、神火飛鴉,光武器的訂單就花了任思齊一百萬兩銀子。

    杭州的匠戶們卯足了勁,為岱山軍加班加點的生產。每日裏都有帆船往來於岱山和大6之間,運回大量的武器物質。

    岱山軍的裝備日趨完善,每個士兵都下一套嶄新的鴛鴦戰襖以及相應的兜鍪。長槍盾牌火槍弓弩,整個岱山軍裝備精良,不輸於任何一支大明的軍隊。

    其實,若隻從士兵的裝備來,現在的岱山軍可以是整個大明裝備最精良的軍隊了。因為明末明軍的**已經病入膏肓,絕大多數的明軍穿的比叫花子好不哪去,絕大多數士兵一生也就一件鴛鴦戰襖,縫縫補補穿了十多年,破爛的早就看不清原來的模樣。

    至於武器,除了主將的親兵裝備精良一些以外,其他的明軍能有一條生鏽的長槍已經不錯了,很多士兵生活無著,會把自己的武器賣掉換點銀子度日,然後隨便找條木棍就上了戰場

    所以經過了大肆的采購,岱山軍的裝備在整個大明軍中可謂屈一指。

    這幾個月,岱山島上的火器作坊由於擁有了機床,能日產槍管十五隻,幾個月來生產了兩千多條火槍。用機床鑽製的槍管極為精良,岱山製作的火槍遠勝杭州的匠戶打造的,出現炸膛的概率很,所以軍中的火槍基本都是岱山的作坊生產。

    幾個月來,火炮作坊不停的在造炮,不過由於普通的海船無法安裝紅衣大炮,因為承受不了火炮的後坐力。任思齊便下令減火炮口徑,研製出口徑的火銃安裝在各主力帆船上。

    現在已經是崇禎十七年冬,離清兵南下的日子已經不遠,用不了多久,岱山軍就將會和清兵作戰。雖然岱山軍水軍實力強大,可是擁有的大部分是適合在海中行駛的尖底海船,動力基本上靠風帆,無法在內河行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