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172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07

    “什麽?左良玉死了!”任思齊驚喜的看著宋立本。WwW COM

    “是的,千真萬確,我連續審問了好幾個俘虜的將領,他們都是這樣的。”

    原來早在李國英進軍之前,左良玉已死,現在的左軍推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為留後。

    據宋立本審問的俘虜交代,左軍之所以會不顧左良玉剛死,就出兵攻打銅陵,是因為在左軍的背後追著李自成的大順軍。左良玉軍隊以前在順軍手裏吃過太多的敗仗,麵對順軍根本沒有作戰的勇氣,這才倉皇沿江而逃。

    仔細的聽著宋立本自俘虜口中審問出來的信息,任思齊尋思著,腦子越來越清醒。

    限於腦中對明末曆史的記憶有限,任思齊根本就搞不清明末清兵攻打南明時的詳情。在原先的記憶中,連左良玉大軍東下清君側這件事都沒有。

    所以任思齊對局勢的展是非常的糊塗。現在結合宋立本審問俘虜得來的信息,任思齊的腦子清醒了許多。

    看來是清兵兩路南下伐明,一路由多鐸帶領攻打揚州,另一路則尾隨在李自成的大順軍之後。因為對於滿清來,他們的敵人就兩個,一個是南明朝廷,另一個就是李自成的大順軍。而若論滿清的重視程度,順軍還在南明朝廷之上。

    看來就是這樣了,李自成在陝西站不住腳,逃到長江邊,而左良玉害怕順軍才順江東下,而順軍的背後又跟著滿清的大軍。是的,就是這樣,李自成不就是在長江邊被滿清攆上,連場大敗,然後被地主武裝殺死在湖北九宮山地區的嗎?

    任思齊從沒有想到形勢竟然如此複雜,剛剛因取得大勝帶來的喜悅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憂慮。

    即使取得一場大勝又如何?即使能打敗整個左軍又怎麽樣?在左軍之後有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大順軍背後還有強大的滿清兵。

    任思齊不認為憑借手下這兩萬軍隊再加上兩萬船夫就能打敗所有的敵人,憑借自己的軍力再加上江北岸的黃得功軍,肯定能把所有的敵人都堵在銅陵以西。可是多鐸的大軍已經攻向了揚州,在任思齊的記憶中,揚州可是輕易的被攻下,附近的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部軍隊紛紛投降,然後清兵順利渡過長江,南京朝廷不戰而降。

    即使自己死死的釘在這裏,也於大勢無補,等到清兵占領了南京,自己的後路就會被堵死,那時自己這幾萬人可就成了孤軍!

    必須要退兵,退回南京了!這一刻,任思齊下定了決心。

    “總兵大人您得對,咱們是得退兵了。”和部下商議之時,李彥直符合任思齊道。在李彥直看來,根本就不應該來這裏,岱山軍最應該呆的地方是南京。在李彥直的謀劃中,應該在清兵攻打江南之際占據一隅,如鬆江,如寧波,背靠大海和岱山相守以望,憑借強大的水軍阻擋清兵的進攻。然後逐漸蠶食整個江東之地。

    宋立本也沒有異議,限於見識所限,宋立本的全局觀有所欠缺,也沒有李彥直那麽大的野心。可是在宋立本看來,勞師遠征總歸是不好的,況且前麵的敵人那麽多又都是那麽的強大。左軍雖敗,可還有二十萬大軍,而李自成的順軍更是推翻了北京朝廷,逼得崇禎爺上吊。而滿兵更是無敵的存在,被打的狼狽而逃的順軍就是滿兵戰力的佐證。岱山軍好容易才展壯大起來,可也就這兩萬來兵,宋立本可不想軍隊都消耗在這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