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一章 決定(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116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07

    從內閣出來,任思齊並沒有去馬士英贈予的位於秦淮河的宅邸,而是直接出了城門,回到位於江邊的軍營。Ww WCOM

    沈廷揚進了南京城尋訪故交好友,大帳之內,李彥直宋立本茅十八等人聚在一起,聽任思齊起在內閣的見聞。

    “這馬輔對伯爺您看重的很呢,又是撥錢糧又是送宅邸,要不咱們幹脆留在南京算了。”宋立本笑嘻嘻的道。

    對於這種事情,茅十八一向是隻聽不的,隻要是任思齊決定的事情,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執行。現在的他隻是為任思齊被封伯爵而由衷的高興著。

    “宋司長得對,從咱們岱山軍的利益來,留在南京是最正確的選擇。揚州有史可法,有各鎮軍閥幾十萬大軍,應該能抵擋住清兵的進攻。若是他們抵禦不住,再加上咱們這點人也於事無補啊。倒不如呆在南京,以咱們水軍的戰力,足以封鎖住長江,把清兵阻擋在江北!”

    李彥直看茅十八一直不話,便也出了自己的意見。

    史可法能抵擋清兵嗎?任思齊心裏苦笑了起來,在真實的曆史上,揚州可是隻堅持了幾的時間,便被清兵攻破。幾十萬大軍?有幾個肯抵擋清兵的?還不是清兵一來,紛紛跪地投降。

    若是任由揚州被清兵攻破,攜投降的明軍,滿清足有三四十萬大軍,到時豈是岱山軍這幾萬人能抵擋的?憑借長江塹把親兵阻擋在長江之北,隻不過是癡人做夢罷了。

    清兵挾裹著數十萬降軍渡過了長江,僅憑自己這數萬人也根本守不住南京,因為南京城中從皇帝到大臣勳貴,再到普通士兵,根本就沒有幾個肯和滿清拚命的,因為他們更多地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大勢如此,徒呼奈何?

    城中有這麽一幫同夥,即使南京城再堅固,即使岱山軍戰力再強,也根本於事無補。最好的結果就是殺出重圍,殺回岱山。稍有不慎,就會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若是想力挽狂瀾的話,唯一的出路就是全軍趕往揚州,協助史可法守城。隻要揚州城在,隻要史可法在,江北的那些軍閥就不會輕易投降。曆史上是揚州陷落史可法身死之後,劉澤清劉良佐才降清的。

    若是自己能協助史可法守住揚州,再給清兵以重擊,打破滿兵不可敵的神話,必然能振奮江北明軍的士氣。就不會有那麽多人不戰而降。

    而沒有了投降明軍這批綠營兵,僅憑借滿清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征服江南。事實上,清朝之所以能占領全國,靠的不是滿兵的戰鬥力又多強,而是投降的明軍太多了。後期的攻打江南各地的戰鬥中,真正出大力的不是八旗兵,而是投降的綠營兵。

    所以任思齊現在想做的就是狠狠打擊八旗兵一番,打破滿人不可敵的神話,振奮明軍的士氣。到時哪怕揚州依然陷落,岱山軍全軍覆沒,也必然有越來越多的明人加入到抗清的隊列,而不是再哭著喊著跪地請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