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五章 兵力空虛(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820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08

    位於運河之側,奄有鹽漕之利,揚州曆來是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Ww WCOM大運河上舟楫不絕,瘦西湖煙波蕩漾,山巒疊嶂,風景如畫。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可見揚州在大明人心中的乃是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也隻有蘇杭二州堪與比擬。

    然而如今,這下最為繁華的所在即將陷入戰火之中。四月十二日,滿清豫親王多鐸統率滿漢大軍抵達淮河重鎮泗州,鎮守淮河的劉良佐部總兵李遇春率部下投降,把泗州以及大量的武器輜重,用於防守淮河的數十門紅衣大炮統統送給了清兵。

    而輕易的占據了泗州讓多鐸徹底的看清了所謂的江北四鎮的虛實。大明督師史可法傾力打造的淮河防線成了個笑話,而賴以柱石的四鎮精兵竟然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見到明軍如此膽怯,多鐸大喜,渡過淮河後根本不做停留,以降將李遇春為向導,揮兵直指揚州。他要搶在西路清兵英親王阿濟格的前麵攻入南京,獨享滅明大功!

    四月十七日,滿清貝勒博羅統率五千蒙滿八旗兵為先鋒,抵達揚州,駐紮在揚州西北二十裏斑竹園。清兵到來,使得揚州大震,整座城市處於惶恐之中。

    揚州東方的海邊是大明最大的鹽場,生產出的淮鹽產量占大明鹽產量的三分之二,而揚州就是淮鹽的集散地。而京杭大運河又從揚州城東流過,使得揚州成為南北貨物的中轉站。

    兩百多年來的太平歲月,使得揚州的人口快膨脹,下的富商雲集揚州,城市裏簡直人滿為患。嘉靖年間,在揚州和運河之間修築新城,使得運河成為了新城的護城河。而揚州城的規模擴大了一倍還要多,而城內的人口是洪武年間的數倍,到崇禎年間達到一百萬還要多。

    位於舊城的揚州府衙,現在是江北督師史可法的行轅。

    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江北督師史可法正坐在行轅之內一籌莫展

    從盱眙奔回揚州之後,史可法立刻下令調各處軍隊增援南京。淮河防線雖然失守,可江北地帶還有數十萬的明軍。除了黃得功部在蕪湖抵擋左良玉外,廣昌伯劉良佐、東平伯劉澤清屬下各有七八萬軍隊,而高傑部提督李本深總兵楊承祖手下也有三萬多人正在揚州附近。

    把所有軍隊全都聚集的話,能聚二十萬大軍,足以和清兵一戰!

    可是讓史可法沒想到的是,派往各地調兵的使節紛紛返回,帶回的不是來援的軍隊,而是各武將拒不奉命的噩耗。

    據報,劉澤清帶領軍隊已經逃向了淮安,而劉良佐則帶著手下往揚州南邊逃去,據已經逃到了瓜洲,若是有船的話,相信他會帶兵逕自逃過長江。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武將都抗命,像駐守在高郵的總兵劉肇基就帶著四千手下進了揚州。現在揚州城內還有胡尚友、韓尚良的三千四川兵,副將史德威、馬應魁部,加上史可法自己的標營,揚州城內的總兵力有一萬三千人餘人。

    江北幾十萬的軍隊,現在隻有這一萬來人肯聽自己這個督師的調遣,這讓史可法怎能不惱怎能不恨?

    一萬三千人能守住揚州城嗎?史可法心中沒有一點底,此刻在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為國盡忠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