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七章 崇明島(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122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17

    在揚州戰事愈演愈烈之時,位於長江口上的崇明島卻一副熱火朝模樣。 Ww W COM

    任思齊帶步兵去增援揚州,茅十八受命帶著不適合進入運河的大船以及兩萬多新兵來到了崇明,隨同他們一起的還有從金陵城強掠的數百戶工匠。

    岱山地狹,安置不了這麽多人,任思齊便把目光瞄到了崇明這座沙島。

    崇明島乃是上千年來江水攜裹的泥沙在入海口堆積形成,麵積逐漸由變大,到明末時規模已經很大,南北寬二十裏東西長四百裏,麵積足有岱山島的十倍。和岱山島多丘陵少平地不同,崇明島上卻都是平地,按理應該人口密集才是,事實上到了崇禎末年島上的人口僅有萬餘。

    因為崇明島自然災害同樣的多,幹旱,台風,潮汐,是主要的災害。所以在明朝時,崇明基本是流放犯人之所,或者一些在6地上活不下去的百姓逃到島上做沙民,以煮鹽開荒為生。

    不過既然有人居住,就是朝廷的領地,明朝朝廷在崇明設立縣治,委派有官吏管轄島上沙民。而沈廷揚就是崇明人,還是崇明島大戶,在島上威望極高。

    而有了沈廷揚的引介,有了沈家的協助,岱山軍很快就在島上得以立足。崇明知縣何彬爽快的答應了茅十八岱山軍駐軍崇明,其實他不答應也沒有辦法,兩三萬軍隊比崇明島人口都多,根本不是他一個的知縣能抗衡。

    到了崇明之後,茅十八立刻派人往岱山送信,岱山巡檢司副巡檢沙福聞信後立刻帶著一幫文吏來到了崇明。然後就是開挖磚窯,燒製磚瓦,建設營地,圍墾良田。

    工曹主事梁九也跟著來到了崇明,在他的規劃下,準備於位於崇明縣城南十裏的地方開建一座新城。然後還要修築可允許大船往來的碼頭,崇明島多暗沙、沙洲,尖底海船無法往來,島上多是平底沙船,可大沙船也無法自由進出崇明。

    除了築城修碼頭外,梁九還準備規劃修建一條攔江堤壩,每日漲潮落潮之時,都會有潮水直衝島上,對島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而有了一條攔江堤壩,就可以把潮水拒之島外。如此可以在島上從容的生活屯田建設。

    崇明島近乎一座荒島,如此大的麵積原島民才萬餘,這讓沙福梁九等人感覺不可思議。開好了的話,足以開墾出數十萬畝良田,遷移十多萬百姓,這真是上賜予的基業。若是太平年月,朝廷又豈能允許任何勢力掌控這麽大的島?

    至於自然災害,總有辦法解決。潮汐的侵襲可以修築攔江堤壩,幹旱更容易,島外就是滾滾長江之水,隻要在島內修好河渠,自然可以想辦法把江水源源不斷的引入島內。而隻要建起堅固的房屋城堡,也不怕台風的襲擾。

    開動這麽大的工程當然需要龐大的人工錢糧,人工好,現在島上不是有兩萬多新招募的水兵嗎,這些原本都是行船的船夫,在鎮江時岱山軍強奪附近江船,順便也把船上的船夫接收了。可是跟了岱山軍後,每日三頓不錯的夥食、比當船夫要高得多的餉銀,立刻征服了這些原來的船夫,讓他們對自己新的身份有了認同感,現在很多人恐怕趕都趕不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