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242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25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四日,位於長江南邊的縣城江陰迎來了新一任知縣方亨。Ww W COM紗帽藍袍,穿戴服飾和以前的縣令沒有兩樣,可是卻變換了朝廷。

    對於滿清第一任縣令方亨的到來,江陰城中鄉紳百姓是抱著淡然視之的心態。明也好、清也罷,不過是變換了個朝廷,換了個納糧的對象而已,大家的日子該怎麽過還怎麽過。

    當然在士紳中也不乏對大明心懷忠義者,可那又能怎麽樣?朝廷數十萬軍隊無數文官武將都投降了,普通士紳百姓又能如何?不過是關起門來罵幾聲罷了。

    方亨剛到江陰時,和其他新任縣官表現沒有兩樣,收取了城中商人們的孝敬,主動拜訪城中有名的士紳。

    可是到了二十七日,一切都生了變化。四月二十七日,豫親王多鐸下令剃頭的命令傳到了江陰。常州知府宗澋派了四個滿兵專門到江陰傳令,對於滿洲大爺方亨不敢怠慢,畢恭畢敬的接待了他們。

    二十八日,方亨派人在衙門口張貼剃的布告,立刻引起縣內群情憤憤。

    閏六月一日,江陰縣學生員許用等數十人在文廟聚會,討論剃之事。許用憤怒的大呼“頭可斷,頭不可剃也!”引起了眾人激烈反應。

    不僅縣學的秀才們反應激烈,江陰縣眾鄉紳鄉老也都堅決反對剃。鄉老何茂、刑叔、周順、刑季、楊芳、薛永、楊起、季茂、辛榮等人聯名上書方亨要求留。

    方亨勃然大怒,怒聲嗬斥著眾上訪之人。就在這日,常州府來措辭更加強烈的文告,其中有“留頭不留、留不留頭”這樣的語句,縣衙書吏在抄寫告示時義憤填庸,憤然把筆扔到地上,怒道“死就死吧”,憤然離去。方亨怒令衙役抓住此人時,卻沒有衙役理睬他。

    下午,城中少年以季世美,季從孝,王試,何常,何泰等人為,聚眾數百前來縣衙請願,鳴鑼執械,城中響應者萬餘人。方亨大驚,許諾允許大家寫申請請求免剃。大家這才散了開去。

    城中反應越來越激烈,方亨現在連縣衙都控製不住了,便暗地寫給常州知府宗澋寫信,請求常州派兵前來鎮壓。然而此舉卻被一縣衙文吏知曉,偷偷報告了典史陳明遇。陳明遇也同樣反對剃,便使人通知了眾人。

    眾人大怒,於次日衝入縣衙,抓住了方亨。眾人商議,推舉典史陳明遇為,打起了“中興大明”的旗幟,自稱江陰義民正式反清。

    繼江陰之後,其他各地也紛紛舉義反清。

    閏六月十一日,蘇州地區貼出剃令。十二日,生員6世鑰在楓橋聚眾,拒絕剃頭。十三日,6世鑰往蘇州進,同時請求退到太湖附近的明吳淞總兵吳誌葵、鎮南伯黃蜚兵攻打蘇州。蘇州附近鄉村的士紳們紛紛響應,在四周鄉村聚齊了無數的百姓,就連太湖盜赤腳張三等人也帶領屬下水盜出太湖,攻向蘇州。

    進士吳易曾在史可法幕下任職,揚州城破之後隨同史可法乘船撤離時,船隊在瓜州運河被清軍襲擊,史可法被俘,熟悉水性的吳易僥幸逃過一劫回到了家鄉太湖。滿清剃令出之後,吳易和舉人孫兆奎一起舉兵反清,於六月十一日攻入吳江縣,殺死了滿清縣令朱廷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