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258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26

    ps:卡文中,到現在才碼出一章,有些晚了,見諒,祝大家平安夜快樂!

    任興凡的第二鎮船隊是在閏六月十一日清晨到達瀏河口,沿著瀏河往西,經過太倉、昆山、蘇州直達太湖,太湖將是遊擊軍的一個終點。  WwWCOM浩浩太湖,方圓數百裏,是最佳的遊擊地點。

    船隊從長江進入瀏河之後,第一站就是劉家港,這個曾經的下第一碼頭。當年三寶太監鄭和率領他的無敵艦隊就是以劉家港作為母港,往來於大明和西洋之間。

    曾經的劉家港“官第甲於東南,稅家漕戶,番商賈客,輻湊而雲集;糧艘商舶,高牆大桅,集如林木;琳宮梵宇,朱門大宅,不可勝記,四方謂之下第一碼頭。”

    自從明朝中頁倭寇之亂以來,朝廷執行了嚴格的禁海令,再無官方組織的航海之旅,劉家港,這個下第一碼頭也漸漸的沒落了下來。

    到了明末,由於朝廷禁海,劉家港口亦逐漸萎縮。“下第一碼頭”海運千艘、盛極一時的繁榮景象已不複見,現在的劉家港隻是一個普通的村鎮。

    在劉家港設立有一個千戶所,可是隨著港口的沒落,千戶所也不受重視,軍戶們已和普通的農夫無異。當第二鎮兩百餘艘船隻組成的龐大船隊經過時,除了早晨在河邊洗衣服的村婦驚慌的抱著盆子逃走之外,再沒有人前來過問。

    永樂年間的瀏河,水麵寬闊達兩三裏,能行駛五千料以上大海船,可是到了明末時,水麵的寬度隻仍然有兩裏左右,雖然船隊中有十幾艘三桅海船,但是仍能在河中行駛。

    船隊行駛在瀏河之中,兩百餘艘拉出了足有三裏多的長度,瀏河上往來行駛的船隻紛紛靠向岸邊躲避。船上的船夫和兩岸的百姓驚慌的看著這支打著明軍旗號的船隊。

    所有船隻在任興凡的命令下一路西行,好不停留。

    根據出前任思齊的安排,第二鎮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攻略太倉州!

    在明清蘇州的官場上,素有“金太倉、銀嘉定、銅常熟、鐵崇明、豆腐吳江、叫化昆山、紙長洲、空心吳縣”法,這是官員們對蘇州一州七縣的評價。的就是太倉的富庶,在太倉當官,知州比知縣品級高不,還因太倉倉儲眾多得到的油水豐富。

    洪武6年,朱元璋命令在太倉南碼頭興建運倉,建成倉房919間,貯存國家糧食。明初時每年有上百萬石漕糧從太倉出走海運到北方。後來隨著禁海,太倉的地位沒落了下來,可是這裏的倉庫還在,青浦、嘉定一帶的稅糧都在太倉集中,然後通過瀏河進入長江,再沿著運河運到北京。

    明初時在太倉附近設有太倉衛和鎮海衛兩個衛所負責保護“下第一碼頭”和糧倉重地。後來隨著海運的廢棄,劉家港的地位不複存在,可是兩個衛所卻保留了下來。嘉靖年間,為了防倭,設立蘇鬆常兵備道,駐紮太倉州,節製蘇、鬆、常、鎮四府兵備糧儲。太倉州糧倉常年儲備著四府的軍糧,儲備據達百萬石之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