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章 誓滅李成棟(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782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27

    吳淞口,滾滾長江自此東入大海。  Ww W COM黃浦江和吳淞江匯合之後由此流入長江。自大明建朝以來即為海防要地,是大海進入長江的第一道門戶。

    明洪武十九年設吳淞江守禦千戶所,修築吳淞城塞,嘉靖年間設吳淞總兵,專事防倭事宜。名將俞大猷多次在吳淞擊破倭寇的襲擾。

    經過兩百多年的修築展,現在的吳淞城周長四裏,城高兩丈五尺,護城河水寬五丈深一丈,和吳淞江相連。城池距離長江三裏,設有四座城門,雉堞119個,敵台九處,有水門直通吳淞江。

    堅固的城池以及停留在吳淞江的數百艘戰船,是大明能夠控製長江、阻止倭寇內侵的根本。

    然而南京失陷,弘光被擒之後,防守吳淞的總兵吳誌葵雖然不願降清,卻也不願抵抗清委任的吳淞總兵李成棟部,而是帶著部分手下以及全部的戰船離開了吳淞,退入了鬆江府西部的柳湖一帶。

    李成棟輕易的接收了吳淞城,可是因為隸屬於吳淞的明軍水師戰船大部被吳誌葵帶走,現在李成棟手中隻有百餘艘號的江船,使得他攻略崇明的使命無法進行。在被派到吳淞之前,為了能夠打下崇明島,多鐸給李成棟加強了兵備,在他直係三千多精銳的基礎上又劃撥了數部綠營兵給他,使得現在李成棟屬下兵力達到了一萬有餘。

    可是隻有兵也不行啊,沒有戰船就無法攻上崇明島,所以到達吳淞城十多日來,李成棟一邊整修城防,一邊派人去聯絡吳誌葵,試圖招降與他。誰知吳誌葵對李成棟的招降全無反應,據帶著水軍往蘇州方向去了。

    潤六月十日,鬆江府爆了反抗大清的舉事,鬆江百姓在沈猶龍陳子龍等人的帶領下驅逐滿清委任的知府,占據了鬆江府城。

    消息傳到吳淞之後,李成棟卻沒法出兵平叛,因為沒有水師,他屬下的軍隊無法渡過黃浦江。而且嘉定的叛亂更在鬆江之前,李成棟之前留在嘉定城東的一百艘戰船(因為水位太淺的原因,無法駛入吳淞江),被嘉定的亂民燒掉了,三百留在嘉定的部下被殺。

    嘉定距離吳淞隻有七十多裏,亂民的暴動直接影響到吳淞的補給。李成棟知道,自己必須出兵了。遂留下副將李仁芝守城,帶著弟弟李成良義子李元胤並八千精兵出城,往嘉定而去。然而行走在半路,接到了張福的求援信使,得知崇明出兵攻打太倉州的消息。

    對李成棟來,鬆江嘉定亂民的暴亂不足為懼,隻要大兵一到即可輕鬆撲滅。唯有崇明軍乃是心腹大患,在揚州時,對於崇明軍的堅韌李成棟知之甚深。不過李成棟也知道,經過揚州之戰,任思齊手下的軍隊同樣損失過半,現在崇明的精銳士兵也就數千人。

    其實在李成棟心裏,對任思齊並不服氣,任思齊當初之所以能守住揚州,靠的也就是城高濠深,又有水軍控製著運河。若是兩軍對陣,李成棟自信僅憑自己一軍,就可以擊潰崇明軍。

    李成棟的部下乃是興平伯高傑的老底,有精銳騎兵一千五百人,隨著高傑征戰多年戰力不俗。除了不敢和滿人八旗兵對陣以外,對於其他的綠營兵以及殘餘的明軍,李成棟並不放在眼裏。

    所以當知道崇明軍攻打太倉的消息之後,李成棟立刻改向太倉進軍,途徑羅店鎮,擊潰聚集在羅店的千餘義民,入鎮洗劫了一番,殺死鎮中百姓兩千多人,繼續向西而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