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兵(祝大家元旦快樂!)(1/2)

作者:任國成字數:6134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29

    成功的服陳子龍之後,任思齊把全副心思投入到崇明的展中來。  WwWCOM嘉定鬆江撤退到崇明島上的百姓將近十萬人,又新招募了兩萬多新兵。

    士兵需要訓練,軍械裝備需要生產,糧秣需要大量采購,百姓需要安置,一切的事物無比繁雜。

    抽出第一鎮的一營老兵為基幹,新編練了四鎮新兵,分別任命陳名揚、楊斌、李行久、賈元胤為鎮將,開始了整訓新兵的工作。在參謀司李彥直等人的帶領下,開始了大練兵。

    士兵可以輕易招募,要想形成戰鬥力卻不是那麽容易,需要高強度的訓練,需要嚴格的軍紀,更需要裝備齊全的盔甲武器。這一個多月來,在嘉定鬆江等地采購了大量的物質,任思齊責成軍械司陳於階盡快生產製造出武器裝備。

    鬆江一帶並不產鐵,不過早在剛剛占據崇明時,任思齊就派出了船隻扮作民船,往南京往武昌浙江福建等地采購銅鐵木炭。現在清軍剛剛占據了南方,地方還未安穩,各種實力犬牙交錯,隻要有銀子采買到足夠的原料沒有問題。

    一個多月來,花掉了二三十萬兩銀子,先後買來十多船的銅鐵,其**五十多萬斤的生鐵和十多萬斤的精銅,另外還采購了大量的木炭。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花掉的銀子是以往的兩三倍,不過考慮到四處的戰亂,多付出些代價也是應該的。

    在陳於階早就命令在崇明島上立起數個高爐,有了礦石之後,立刻開爐煉鋼,然後鑄造槍炮。岱山的軍械作坊被搬到了崇明來,陳於階帶領著崇明島的工匠們在從澳門葡萄牙人那裏采買的機床的基礎上,模仿設計出了新的機床來,大明工匠的模仿力極強,自己打造的機床不再葡萄牙人之下。而有了數台新造的機床,鑽製槍管的度越來越快。據陳於階向任思齊匯報,若是原料足夠的話,平均每能夠鑽製出二百根槍管,這樣的話一個月就能製作出六千餘支火槍。現在崇明島上各種工匠兩千多人,能製作火槍的鐵匠也有二百多。

    任思齊要求嚴格管理,務必保證每支火槍的質量。

    “都督放心,每支火槍上都會刻上製作者的名字,若是火槍出現炸鏜等問題,立刻可以拿工匠是問。”陳於階道。

    “我讓大家研究的燧槍怎樣了?”任思齊問道,他把自己的兩把燧短槍貢獻了出來,讓陳於階帶人試射研製燧槍。現在岱山軍中的火槍都是火繩槍,在晴作戰沒有問題,若是遇到陰雨氣就抓了瞎,大雨火繩根本沒法點燃。若是能夠製作出燧槍,無疑會大大增強軍隊的作戰能力。

    “這種燧槍的原理倒是不複雜,可是有一點比較難,就是激的主簧片硬度和彈性要求比較高,咱們生產出的鋼鐵製作出來的簧片彈性不夠,使得激成功率太低。若是現在就生產燧槍的話,恐怕產能較低。”陳於階向任思齊報告著燧槍的難題。

    任思齊也知道明末的煉鋼水平比較落後,使得生產出來的火槍火炮威力比同期的西人要差。可是燧槍是將來的展趨勢,在西方十八世紀之後已經全麵取代了火繩槍。

    “先大量生產火繩槍,少量生產燧槍吧。”任思齊吩咐道,畢竟對於剛剛接觸過燧槍的工匠們來,想熟練掌握這種生產技術也不是短時間能行的。而崇明軍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